第二单元 斑斓春色
3 春……朱自清
4 春风…………………林斤澜
比较.探究
诗词九首
*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涓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独特的我………………
《春》导学案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
2、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基础知识
1、我会拼读我会写
水涨( ) 捉迷藏( ) 酝酿( ) 应和( ) 薄( )烟 黄晕( ) 蓑( )衣 巢 ( ) 抖擞精神 ( )散在草从里边( )
2、解释词语我在行
欣欣然:
朗润:
赶趟儿:
杨柳风:
酝酿:
应和:
黄晕: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花枝招展:
二、资料助读
走近作者: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课文阅读指导
1、以小队为单位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
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一篇咏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多朗读几遍,你一定能进入那美妙的境界中。注意朗读时的感情变化。
欣喜(第1段——第 2段)/轻快(第3 段——第4段)/柔和(第5段——第7段)/振奋(第8段——第 10段)除此之外,朗读时还应该注意读准字音(如平翘舌、儿化、前后鼻音等),并注意句子的节奏。
2、请写出你的初读感悟。
(1)文章围绕着“春”写了哪些内容?
(2)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写春天的?
四、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3、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4、 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的?运用了什么修辞?
2、“盼望着,盼望着”两个连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绘春
1、第2自然段总写春的轮廓,其特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春草图
1、春草有什么样的特点?
2、划出间接写人在草地上活动的句子,圈出用得很有表现力的词,并体会其作用。体会人的心情。
春花图
1、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
2、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得好处吗?
tag: 语文 北师大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