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醉翁亭记》表格学案6

《醉翁亭记》表格学案6

11-07 15:07:59   浏览次数:310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醉翁亭记》表格学案6,

于港初中师生共用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     时间:10月12日

内容:第21课醉翁亭记  执笔:沈俊林 试做:李雪芹  审核:唐华

【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重    点】.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难    点】 .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学法指导】读、研讨 结合语境,积累词句;抓关键句子,理解主旨

学习过程:www.lexue88.comlexue88.com

一、学前准备:(预习问题)

1. 完成“配套练习”1、2、3、4,并阅读5中的相关材料,了解作者及其背景,提炼出重要信息记下来。

《醉翁亭记》选自《____》,作者____,字____,号____,又号____,江西永丰人,北宋____家、____家。是 “________”之一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 对照文下注释,尝试进行翻译,不懂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探究活动:

﹙一﹚试读课文,初步感知。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语气不尽相同。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二﹚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难。

    第1自然段。例如: 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山行六七里:

                    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第2~4自然段同上,把不理解的下来

而        表__泉香而酒洌

          表__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__杂然而前陈者

          表__而不知人之乐

也        表__环滁皆山也

          表__山之僧智仙也 

 表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文中写出了谁“乐”7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本文以“__”为主线,用“__”与“__”的统一,写出作者“____”的思想。

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

   (2)写山间之朝暮:

   (3)写山间之四时:

   (4)写宴饮场面:   

三.巩固练习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3、完成配套练习课堂练习部分

四、学 后 思(学生)

五、教 后 感(教师)


,《醉翁亭记》表格学案6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