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8

《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8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403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8,

学 科 课 时 教 案

课题:外国诗两首

第 4 课       第1—2 课时       课型:阅读赏析        总序号:

编写时间:2010年 9 月    日      执行时间:2010年 9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了解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批注:

重点难点:

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蝈蝈与蛐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蝈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及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第2课时

一、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上的有关题目。

教学后记: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8
《《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8》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