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县一中 向晓华 QQ 122995132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19世纪的美国文学,体会哲理诗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并进而解决疑难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认识本文批判男女不平等社会现实的主旨,体会诗人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2.学习内容和任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自主学习《篱笆那边》这首外国诗,引导学生质疑原文,进行大胆假设,并通过因特网查找资料证实自己的假设。
3.教学方法
质疑释疑法、网络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双语教学法
4.教学思路与软件设计
教师发现课文文本翻译有误,因此设计该课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矛盾、错误之处,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由于本课需要用到的资源大多来自因特网,教师事先制作了网页CAI课件并上传至校园网,目的是将教学需要用到的网址集成,随教学进度灵活调用,以方便学生使用查询和反馈交流。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外国诗歌,并且具备了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输入文字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资料。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查询时需要借助翻译软件或网站,并且离不开教师的指点帮助。
三、学习环境选择和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
Web教室√局域网 城域网
校园网√Internet√其 它
2.学习资源内容
课件(网络课件)√工 具√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资源库√案例库 题 库
网络课程 其 它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因为需要查找英文原著,WEB教室需要安装金山快译、东方快车等翻译软件或使用翻译网站以加快查找速度。为方便即时交流,可安装OICQ或其他聊天工具软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品读课文,引导质疑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试验修订本•必修)上选有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一首《篱笆那边》,选自太白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的《狄金森名诗精选》,江枫翻译。原文如下: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教师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上网自学。
补充介绍《教师教学用书》对这首诗的分析:
“鉴赏要点……打破生命时间的顺序……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忆,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独特的感受。”
学生自读《语文读本》第三册56页《红草莓!爬过篱笆就是童年》
提问:以上分析大体相似,都是对课文内容的合理解读。那么,课文原文有无难以说通、值得怀疑的地方?学生利用网络论坛讨论。
教师总结提示:诗中的“我”究竟爬过篱笆没有?从“他也会爬过去”的“也”看来,“我”爬过去了。既然如此,前面的“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岂不是废话?后面的“可是”又有什么转折的必要?着实令人费解。
2.查找原著,学生明疑
看来需要查英文原著,推荐使用搜索引擎http://www.google.com,关键词fence(篱笆)、 Strawberries(草莓),推荐使用金山快译等翻译软件或者使用翻译网站以加快查找速度。
查找到的原著如下:
Over the fence -
Strawberries - grow-
Over the fence -
I could climb - if I tried, I know -
Berries are nice!
But - if I stained my Apron -
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
Oh dear, I guess if He were a Boy -
He\\\'d - climb - if He could!
提问:对比原著,“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两句的“也”的翻译是否恰当?
讨论后明确:这两句的“也”为无中生有,应属想当然,因为原著中并无任何可作此种翻译的单词。
这样一来,前面的推论“我爬过了篱笆”就站不住脚了。从后面的转折语气看起来,“我”应该是没有爬过,这样语气才顺畅。都是小孩子,为什么“上帝”可以不用担心弄脏围裙,而“我”却有所顾忌而不敢爬呢?是不是因为“上帝”有无上的权威,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只能这样推测。
三水中文优秀教案中的《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认为: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或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我”“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相关网页上的分析与之类似:诗中的几个意想都有象征意义。“草莓”,可以看作人们所喜爱的事物,所追求的目标;“篱笆”,既是一种界限,更是一种障碍,是阻隔人们实现愿望的一种距离,而篱笆那边的草莓总似乎更甜,则道出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上帝”,可以指长者、尊者,但又不尽然。诗的结尾意味深长,无疑是对“上帝”的调侃。
提问:原著倒数第二句中的“BOY”一词,课文翻译为“孩子”是否恰当?如果翻译为“男孩”是否影响诗歌主旨?
学生查找讨论,明确:遍查英汉词典,“BOY”都不能直接翻译为“孩子”,而应译为“男孩”。译为“孩子”,表明作者是以成人的实际视角进行审视;译为“男孩”,则表明作者是站在与之相对的“女孩”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我们不妨大胆假设诗中的“我”属后者,是一个女孩形象。以此为前提再看这首诗,发现所有疑问都迎刃而解:一个女孩,看到篱笆那边长着草莓,很想爬过去摘(当然也有能力爬过去),但她身上系着整洁的围裙,担心弄脏了受到上帝的责备,惆怅之余,突发奇想:如果上帝是个男孩,如果他有能力爬过篱笆,他一定会爬过去!
3.旁征博引,师生释疑
提示:其实“BOY”在这首诗中如何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者更有发言权。如果能在网上查到他们的评论,就更有说服力。
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的Gloria Lappin这样评论这首诗:
she showed a good little girl, afraid to be too bold,
who wanted to break free, to break the \\\'girlie\\\' mould,
but the mould had been created, to keep the female in,
to suppress and to control her,
to dominate - enfold her,
to inhibit and restrict her -
to make her like her Sister.
She showed the tools of patriarchy
are based upon belief
that Man is in God\\\'s image -
so the privilege of the strawberry,
the climbing and the play,
are for those that most resemble Him -
boys are special in this way!
翻译大意:“她(指作者)描写一个‘好女孩’想摆脱‘淑女’模式的束缚,同时又担心自己举止太过鲁莽。但是‘淑女’模式就是为了将女性圈在里面而创造的,为了压抑、控制、支配、包涵、禁止、限制女性,使她和其他姐妹没有两样。她揭示父权制的要义,是以以下信念为基础的:即男子是上帝的象征,所以摘草莓以及攀爬、玩耍的权利,属于那些和上帝最相仿的人,特别是男孩子。”
还有一篇题为《狄金森诗中的喜剧主题》(”Comedic Themes in Dickinson\\\'s Poetry”)的文章中指出:
Here we see Dickinson speaking of a girl who would be in trouble for not only staining her apron, but also climbing a fence. These are things that \"good girls\" do not do. By stressing the word \"Boy\" at the end of the poem we see how it would be fine for God to climb the fence if he is male.
翻译大意:“这里狄金森谈到一位即将因爬过篱笆弄脏围裙而陷入麻烦的女孩,而这些事情‘好女孩’是不会做的。通过诗歌结尾处的‘男孩’一词的强调,我们看得出如果上帝是个男孩,他爬过篱笆该有多妙。”
,《篱笆那边》探究性学习教案tag: , 高一册语文教案,高一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一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