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理解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导入
1、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掉张思德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篇讲话的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而有感而发,这篇演讲对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议论文。
2、简介张思德。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会读会写词语“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读通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明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再读课文,说说毛泽东想告诉大家什么?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从哪三个方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这几句话中哪句话最重要?为什么?
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理解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生与死?
4、举例说明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作者从一是树立“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交流,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2、再读本段,说说共有几句?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抓住关联词)
3、各自自由朗读课文,抓住关联词,试着背诵。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指名读。
2、抓住关键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理解段落意思。
四、联系实际,谈体会。
1、了解议论文的特点,阐述观点,再围绕观点进行论述。
2、交流:从课文的哪些方面让你感受到议论的严密。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交流。
(1)用词的精确,严谨。如“完全、彻底”。
(2)、句与句直接的联系紧密。
3、谈谈,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才能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五、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从三个方面去论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种逐层深化,条理清晰,突出主题的写作特点,对学生来说学生领悟起来比较困难。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我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通过 “读---想---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课文。这节课,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他们对课文理解还是轻松地。从文章“为人民服务”这一内容想开去,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名人故事,身边事迹去感悟什么行为叫“为人民服务”,去理解到的“为人民服务”就不会那么抽象,那么缥缈了。如果你再进一步问他,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做?就不会有大学生要么摇头,要么回答“不知道”。
tag: 教学 为人民服务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