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11-07 15:44:21   浏览次数:353  栏目: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  割麦插禾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育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7)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l0)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www.lexue88.com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①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纬度因素)
  ②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经度差异)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
  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异)
  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
  (结合实际,畅所欲言。)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五、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总之,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
  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上一页  [1] [2] 

,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