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717  栏目: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科书第72页7的乘法口诀。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口诀是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作用。本节课重点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口决在数量上和数目上有所增大,记忆难度增加,解决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困难。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合理的挖掘教学资源,才能凸显课堂实效性,彰显课堂精彩和活力。

【设计理念及意图】:

新课标明确指出: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需要以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为前提,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学数学的即时情感和态度。“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该课时与2~6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呈现方式大致相同。学生对口决的呈现和编制过程也有了程序化的了解。同时,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记忆该口诀,为了尊重学生的这种起点和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价值功能性及其探索性,特设计了本节课。

本课时以自己编制口诀,验证口诀和应用口诀为主线。在验证过程中,融入原有的知识和乘法意义的理解,既加深记忆又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教学形式从抽象到具体,再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全面锻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和验证过程,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7的乘法口诀记忆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对7的乘法口诀编制和验证方法的探究。

2、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入

1、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动物朋友,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

生:想

(老师出示课件:7星瓢虫。)

师:你知道为什么它叫七星瓢虫吗?

生:因为每个瓢虫的背上有7个点。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7星瓢虫身上的小点点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师:一只瓢虫几个点?

生:7个点

师:两只瓢虫几个点?

生:14个点

……

师:那你能看出一个7是多少?

生:一个7是7

师:两个7呢?

生:两个7是14

师:往下说

……

(共同填写表格:)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到后来就慢慢停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师:数字一多,我们容易手忙脚乱,算不过来了,可是有几个同学却表现得很好,能跟上老师的速度,说得很准确,想不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

生:乘法

师:你已经会用7的乘法口诀了,那其他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掌握这个本领啊?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7的乘法口诀

(揭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以七星瓢虫背上的7的点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做铺垫,同时也是为口诀的编写提供一种思考的契机。巧妙地设下问题,揭示课题。】

2、师: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

那我们就来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编一编,然后把编写的口诀写在纸上。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口决的记忆情况,找准学生的起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口诀记忆,为编写口诀和验证口诀来源做好准备。】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编的乘法口诀,和你们的一样吗?你们的这些得数是怎么来的,你能说明吗?

师:比如说37怎么得到21?

生:1、只要把3个7连加

2、我们编出2 7等于14了。只要再加一个7就可以得到3 7等于21了。

把同学们编的口诀写出来 

(写口诀的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并且知道口诀是怎么得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自豪地读一读我们自己编出来的口诀

师:二七十四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这句口诀写出哪几个乘法算式?五七三十五呢?

三、  理解口诀,验证口诀。

师:那这些乘法口诀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师:那你们有没有怀疑过它们就一定正确呢?

引导学生用乘法意义来验证

师(评价语):难道你就不怀疑吗,数学是一门科学,讲究的就是它的严谨性,需要用事实来证明,那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一下?

“五七三十五”这句口决,你有什么方法验证?各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乘法意义是验证口诀的基本方法,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基础,用意义来证明可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和应用的延伸。】

5、引导学生用已验证的口诀验证其它口诀

师:同学们真能干,老师真佩服你们,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验证新知识。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证明了五七三十五,现在同桌合作选择其中一句用以上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同桌合作交流)

师:(巡视)那个小组有勇气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验证的?

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师激励评价)

师:刚才我们已经证明了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五七三十五是正确的,其他的几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呢?

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来验证?

师:学数学就应该这样,要有追根究底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www.lexue88.com

三、  熟记7的乘法口诀

1、发现规律,引导记忆

师:同学门,7的乘法口诀比较难记住,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特点、规律,我们就能牢牢把它记住,这些特点、规律你找到了吗?

预设:

生:乘号左边的因数是1~7,从小到大,乘号右边的因数都是7,积也是从小到大。

师:你的发现很重要,当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也会随着变化,它变大,积也会变大,它变小,积也会变小(手指因数和积)

师:这些规律对记住口诀很有帮助,你们记住这这7句口决了吗?让我们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

(生背口诀)

师:在背口诀时,感觉哪句最好记,哪句难记一些?

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理由。例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较好记。难记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诀帮助记忆。

【设计意图:引到学生观察,发现口诀排列规律,有意识的进行有序思考,乘法变化规律的疏导为后继教学做铺设,在发现、比较、归纳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性和结构美,加强记忆。】

2、利用规律,有效记忆

师: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动脑,多动口,就能熟记口诀,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不管三七二十一,每位同学都要熟记这些口诀,难道背这口诀还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刚才的话中就包含了两句乘法口诀,还记得吗?

生:三七二十一 和七七四十九

(说西游记里的故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生: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找出的规律自己来记一记7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集体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师生对口令的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发现规律结合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以便更好的帮助记忆这些口诀,摒弃了以前那种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方式。】

3、巩固练习,完善记忆

师:快速填写书本第72页7的乘法口诀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请快速口算并说出它的口诀

   7×3=        7×5=          7×6=

7×4=        7×7=          7×2=

7×1=         4×7=          5×7=

[1] [2]  下一页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