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观察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 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和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准备:教师: 课件 学生: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今天老师是怎么来上班的吗?
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样来上学的吗?
步行、骑车、坐汽车时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谁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在运动?
二、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体会平移和旋转
师:下面是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录像。
要求:(1)请同学们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课件播放:电梯、火车、风扇叶片、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录像。)师: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
师:像电梯、火车这样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这样的运动是旋转
揭示课题:平移、旋转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物体 “平移”和“旋转”的两种运动方式,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平移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旋转的物体又是如何运动的呢?
(2)现在请大家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尽情表演平移与旋转。
(3)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吗?出示判断
(4)是平移的在图下面画“—”,是旋转的画“○”,教师巡视。
(5)谁愿意把自己的判断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6)你们判断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电脑按顺序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如推拉窗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平移……)
3、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现象?(在小组里说一说,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
三、合作探究平移方法。
1、探究方法。
(1)电脑出示:小房子平移图。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
(2)通过看图,你知道小房子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那么到底是平移几格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拿出小房子卡片,在方格图上移一移,看平移了几格。
学生拿出卡片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果。
(3)观察讨论:小房图上的每个点分别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平移的距离都一样,都和整个图形平移的距离相同。那么要判断一个图形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出这个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向哪边平移了几格,那么整个图形也就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3. 练习。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判断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师:观察这三组图形,在平移前与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以及图形自身的方向都没有变。人们利用这些特征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呢。让我们看一段录像吧。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
四、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师:平移的力量可真大啊,提出这种想法的工程师们更是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会小小工程师吧。
1、出示三角形: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学生先自主尝试在书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2、用自已喜欢的方法完成“试一试2”。
学生自己画一画,同桌交流检查。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平移与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中的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有切实的感觉。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活动的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这两种运动的表象。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清晰展现,加深理解
书本上平移与旋转提供的是一组静态的图片,而平移与旋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只有让现象动起来,才能更好更清晰地阐释平移和旋转不同的运动现象。因此,我利用课件,引入动态的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用手势划一划,分一分等方式,让学生在多维动态中体验平移是沿着直线运动,旋转是绕着定点做圆周运动,学生印象深刻,思路也豁然开朗,我再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学具表示平移、旋转,充分调动学生头、脑、手、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对平移、旋转有较深刻的理解。接着,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具体实例,并判断日常日常生活中物体平移与旋转现象,以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及旋转特点的理解。
2、巧妙设计,突破难点
在教学平移距离时,从建构主义观点看,由于三年级的小学生受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的影响,对于点的平移距离比较容易把握,但对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容易误解为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而且学生不容易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以某个点做基准,去数这个点平移的格数。因此,我注意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巧妙地设计:先由学生看图去猜想需要平移的格子数,学生出现了3格和6格的不同意见,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利用学具在格子图中动手移一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探究,去发现,此时,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为了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我利用课件,在平移3格处停止移动,此处无声胜有声,学生们发现了原来移动3格,只能使两个图形首尾相接,之后师生一起体验了继续向前平移6格,最终重合。当学生面对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都会产生猜想,在这里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并引导其进行验证,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数学探索的方法。
反思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因为本堂课教学容量很大,应该更注意时间的把握。感知、数的时间长了,画法的讲解有些仓促,追问、反敲的力度不够。
2、在课中如果能加入平移与旋转现象所形成的美丽图案,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在愉悦的心情下体验了平移与旋转带来的美的享受,这样课堂就显得张驰有度了。
tag: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