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人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在课文的最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可以知道我同样也是爱鸟的。本课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我在翻阅文本时,觉得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也许最大的收获是知道应该保护鸟类,但是,内心总是会感觉像少了什么。在欣赏了钱红梅老师对文本的演绎后,才猛然发觉,我所缺少的正是学生的爱鸟之情和父亲爱鸟之情不能从内心达到共鸣。学生只是停留在喊喊口号而已,在情感上是不会有什么触动的。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基础知识,弘扬人文精神。这节课中钱老师重视了语言的“达意”、“传情”功能,追寻一种心灵共振的境界。学生纯洁的心灵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能生成一堂师生、文本、作者情感共鸣的课堂。课堂中,钱老师一直带着学生在美的环境、美的语言中一同学习。学生的话语如不绝的潮水从学生的心泉中哗哗流淌,充满灵性的语言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又是小学生学习的对象。钱老师凭借课文内容寻找情感激发最佳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氛围中。在文本教材的处理上,别具匠心,充分挖掘文中内在的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演表情,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深深的爱鸟之情。“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是我呢?”“父亲通过闻就能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是我……”“父亲通过望就能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是为什么要闻了又闻,望了又望?”老师三次引读,学生通过父亲和我的对比,领悟到父亲是个鸟类专家,对鸟有着不同寻常的了解,从父亲的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他对鸟类超乎常人的热爱。
总之,这是一堂将语文兴趣、态度、意愿悄然化为生命激情的课堂。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我也在思索,父亲爱鸟、知鸟除了体现在“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样的细节中,其实在“喃喃地说”、“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等语言动作中都有文章可以做,能不能把时间留一些给这样的语言呢?在平时教学中我也一直存有这样的疑惑:作为第二课时,文本的整体把握该如何处理?需要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进行整体的回顾,完整的阅读、朗读吗?
真理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产生、被验证的,相信凭着一颗赤诚之心,我们会在新课程的星光大道上越走越远。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网络
大同二小 许珍
,《父亲和鸟》听课反思
tag: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