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数星星的孩子》教学侧记 魏智渊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侧记 魏智渊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350  栏目: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侧记 魏智渊,

(3)出示由这个字组成的词,每个词读齐读两遍,然后进行简单解释,并将这些词编织进一个语境中。(这是提前想好的,也有随机应变的)

例如:

(1)玉

宝玉、美玉、玉米、玉兰花

如花似玉、冰清玉洁、亭亭玉立、玉不琢,不成器

前一组容易理解,后一组则编织进一个语境中:我们班女生个个如花似玉,长大以后亭亭玉立,但不一定冰清玉洁噢,除非努力琢磨学习,让自己变得美好,“玉不琢,不成器”嘛。——这里,“冰清玉洁”要稍做解释。

(2)组

组织、组合、组成、小组、组员、组成部分、组词

小种子班是个由爱读书的孩子组合起来的组织,严老师把大家组织起来,组合成一个快乐的班级,并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群可爱的组员,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经常进行组词练习,学习很快乐!

(3)楚

痛楚、楚楚可怜、酸楚、清楚、一清二楚、清清楚楚、楚国、四面楚歌

李小龙不小心弄伤了班上的一个女生,她觉得痛楚,流下眼泪,显得楚楚可怜,心里无比酸楚。旁边的张振邦看得一清二楚,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了严老师。大家都很气愤,围着李小龙,李小龙四下一看,可真是四面楚歌啊!

这个当然是随口编的,其中“楚楚可怜”和“四面楚歌”做了解释。

我自己最满意的是关于“天文学家”或者说“天文”的教学。方法是,先出示“文”的甲骨文,告诉学生意思,以及与“纹”的关系。然后出示不同的“文(纹)”:布文(纹)、花文(纹)、文(纹)身、水文(纹),最后,出示甲骨文。

学生不太明白甲骨文,就讲甲骨文的来历。然后,出示这一课的生字:“这是什么文?”

学生说:“字文!”

可好玩了,我纠正说:“这是文(纹)字。因为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我再出示一张银河星空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文?不过,PPT没设置好,答案已经给大家了:“天文。”

那么,“天文”是什么?“天文学家”是做什么的?稍一解释,就很明白了。

然后,我又出示了一张大地(有山川河流)的图片,问:“想想看,大地也是有花纹(山川、河流……),那么古人会称作什么呢?”

学生说:“地文!”

我当然是有意让学生出错来调节气氛的。接下来出示一块有纹理的玉,讲“理”(借前面的玉字教学)。“理”是玉之文,雕玉称为理玉。所以大地上的“文(纹)”就是“理”,一个意思,所以经常说“纹理”。大地上的“文(纹)”因此称为地理。

继续,出示诸葛亮的图片,告诉学生,像这样聪明的人,古人常常表扬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4

 

字词教学也是很有趣的,课堂上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但若要辩解或反思,有几点值得注意:

干干的汉字教学背后有自己的理念,我曾写过两则微博:

 

读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学习词语的方式是“背解词”。(班里那些差生更可怜,还要背造句!!)

教小学时,流行教学生学习词语的方式是“做选择”,ABCDABCD……日复一日。

到而今,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学习词语的方式是“让词语活起来”:溯词源、补经验……还原词语背后生动的世界。

 

苏氏认为,儿童生动的词语和创造,是教学体系的基础,这是极有远见的,也是《给教师的建议》中大量强调“思维课”的原因。其原因,就是要还原词语所欲指的生活世界(存在)。

当这个世界同时还是一个历史的世界,词源法,就是追溯词的根源,揭示词语或许已被遮蔽的一面。

 

这里不再解释。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涉及另外许多词语(但并不要求掌握,只是浪漫地理解,以后会不断地出现),有多重好处。包括我对于“天文”、“地理”的教学,都并非浪费。

这里要把握的,主要是一个度。一节课不可能塞进太多的内容(我这节课,就塞进内容太多了),并不是每一个生字都要讲过并追溯源流,讲哪些,要有一个基本判断。例如这一课,有些生字词是值得仔细讲讲的:斗、勺、汉、天文。

这节课忽视了一些可巧妙用力之处,例如,类似“楚河汉界”这样的词语,是要细细讲讲的,因为这节课还涉及到学生对汉朝的理解。(这条意见是桃夭贡献的)

因为这节课涉及到的汉字太多,没能适当取舍,反而造成了几处要紧的汉字解释太匆忙,不从容,这是一个教训。

另外反思的地方,是汉字的书写检查,以及从开始认读,到听写反馈,到巩固训练直至人人过关,这个系统是从预习一直到课后作业的,如何更有效,并且有挑战,是要思考的。例如,我本可以在第二节课开始听写,甚至从第一节课就可以开始。

还有一些小的分寸感上的反思,兹不赘述。

 

5

 

朗读训练,是与文本细读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前半部分的朗读训练,相当有效。经过细读提示(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后,PPT上出示第一段要“读出惊奇与认真”,第二段要“读出怜爱与怀疑”,第三段要“读出自信与坚定”。学生读了几次,果然进步很大。

干干设计了一处文本细读: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_______像_______

_______像_______

星星——像——珍珠

夜空——像——碧玉盘

星星挂在夜空里,

就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没预料到,此处还有些难度,跟学生做了详细的解释。然后,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我抛出了几个设计好的问题:

(一)想一想,天上的星星能数清吗?

这一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学习在文本中寻找答案,像张衡一样找线索规律。例如:

1、张衡: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2、爷爷:你看得很仔细。……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

在此处顺便就解决了预习作业中的问题。张衡和爷爷奶奶讨论的,不是“星星”问题或“星星多少”的问题,而是“天上的星星究竟能不能数清”。

接下来出示了一组图片,告诉学生古人是怎么做的,顺便举了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例子,为后面埋下伏笔。

最后,揭晓答案:

天文学家把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88个星座。其中,北部天空(以天球赤道为界)有29个星座;南部天空有46个星座,跨天球赤道南北的有13 个星座。只要我们有耐心,数完一个星座里面的星星,再数下一个星座,是能数清用肉眼能看得见的星星。据天文学家计算的结果:0等星6颗;1等星14颗;2 等星46颗;3等星134颗;4等星458颗;5等星1476颗;6等星4840颗……总共不超过7000颗。

(二)星星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变的还是不变的?

这个问题,是考查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三)想想看,北斗七星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的?

让学生对照课文,在大脑中想象并用两只手演示。

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然后,PPT出示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动的动画。

(四)超级作业检查:张衡是个傻孩子吗?(上到这个问题处,下课了,所以省掉了)

这是个大问题,引导对全文的再一次的文本细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侧记 魏智渊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