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应围绕目标进行——评《她是我的朋友》
文/陈小爽
《她是我的朋友》一文记叙了孤儿阮恒为了伙伴宁可牺牲自己生命献血的事。文中第八到十一小节刻画了阮恒的一系列神态变化,通过细节描写展露他纯洁无私的心灵。这也是课文的重点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期望学生能通过学习了解到阮恒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这里做了精心的设计。此处的教学环节如下:首先,教师抓住了孩子四次哭泣“啜泣”、“呜咽”、“哭泣”及“抽泣”为切入口,然后依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要用这四个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哭?”“阮恒为什么要强忍眼泪,不放声大哭?”“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三个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的指向让学生认识到阮恒怕大家不让他献血,所以才强忍眼泪,而这分明已经偏离了教学设计的目标。
课后评析时候,大家对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提出了质疑,对于是否要抓词语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教无定法,从词语切入未尝不可。只是在设计中对问题的预设,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根据自己定的教学目标进行。
比如这个环节,我想作如下改动。同样抓住这四个词语,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之间的程度递进。其实这四个词语的排列是有一个梯度的,“啜泣”、“呜咽”、“哭泣”层层递进,哭得越来越厉害了,而“抽泣”这个词语则又比“哭泣”弱了一些,说明阮恒在忍。然后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找还有那些词句看出阮恒在“忍”,品味那些精彩的神态描写。最后围绕这个“忍”字提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忍?为什么又忍不住?为什么忍不住还要忍?”以此来逐步揭示阮恒的内心世界:他是多么害怕死亡,而为了自己的小伙伴,他宁可去死,但是他小小的心灵对即将要面临的死亡又是多么恐惧!他一忍再忍,在巨大的痛苦中承受他难以承受的煎熬。
了解了阮恒的内心世界之后,学生才能感同身受,才能顺利完成后面的教学环节“假如你是医生,你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如何安慰他呢?”也才能真正明白“她是我的朋友”这句朴素的话语散发着怎样无私的光华。
可见,问题的引导,必须是一步步接近目标的过程。这在我们的设计中要有明确的思考。
http://www.uublog.cn/blog/more.asp?name=msgzslwp&id=4726李伟平名师工作室
,问题设计应围绕目标进行——评《她是我的朋友》
tag: 我的朋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