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思考(送教课)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这堂课气氛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
最近课堂上有种感觉,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我在牵着学生走,我提一个问题,学生找答案,如果是课文中有得答案,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到得。如果是要自己动用思维,组织语言来回答得,就只有很少得一部分学生愿意投入进去。是我提的问题不好吗?我不禁有这样的反思。
郑振铎的《燕子》是一篇韵味无穷的散文。它为读者描绘了燕子的可爱、机灵,创造出清新明丽的意境,富有诗意的美。第二小节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别具匠心。因而教学得重点应是从语言中感受春天得妩媚可爱,生机盎然。
在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春天最有特色的景象:“微风、春雨、柳枝、花、草”等。然后找出相应的动词:“微风——吹拂、春雨——洒落、柔柳——展开、花草芽——聚集”。教学到这里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积极性也很高。可关键词找出来了,怎样让学生感受那烂漫无比的春光呢?读读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课堂却一下子沉闷起来。让学生把第二小节有感情读一遍,读不出味道。我在当时竟然想不到相应的教学手段,最后是我用舒缓的声音范读第二小节,让学生说说感受。这时,有一部分学生若有所悟:听了非常舒服,就像柳丝飘拂在我的脸上。阳光明媚,花草盛开,我仿佛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这样结束对第二小节的教学,教完后感觉对这一小节的体会还是太浅了,那种动词的生动优美,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对生机勃勃的春景的感受也是蜻蜓点水。写景状物的文章,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词语的优美呢?如何慢慢调细孩子的语言感觉 ?
接着教学第三小节,体会燕子飞行动作轻快,感受燕子的动态美。我开始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这一小节中你可以看出燕子飞行的特点是什么?“快”,学生很快能找到,可是另一个特点“轻”却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找到(许多学生找的是飞的“低”因为偶尔“沾”过水面)。接着又提问:从哪些词语中说明燕子飞的又轻又快?“掠过、沾 、荡漾、小圆晕”,学生基本能找到。让他们基于这些词语说说感受,又是一片沉静。
我这样一步步,一个个问题走下来,到最后学生的思维都被我限制住了,学生丧失了自主思维的能力,课后反思看看别人的教案,想到:如果开始就让学生找出描写飞行的词语,说说感受。也许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这样学生自己体验也许更加深刻。
,《燕子》教学思考(送教课)
tag: 教学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