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培正小学 覃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1. 复习《望庐山瀑布》,观赏庐山图片,引出本诗。
2.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一):课文学习。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读诗题,解释题目的意思。
2. 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小组交流,借助注释解释古诗的意思。
4. 学生汇报。
三.质疑解疑,体会诗义。
学生质疑。例: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2. 作者要怎么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
3. 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阅读资料(二):明理篇(《盲人摸象的故事》《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一次考试》《一则寓言的启示》)
5. 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深化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的道理。
6. 讨论:如果你能去庐山,你还会从哪些别的角度去观察?
四.指导朗诵、背诵古诗。
1. 推荐两种朗读方法:突出观察角度的词语和突出观察结果不同的词语的读法,学生练习。
2. 配乐朗读。
3. 背诵比赛。
五. 拓展阅读,体会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精彩,学习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1.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三):佳作欣赏。
2. 从观察和习作的角度谈谈阅读的收获。
六.小练笔:我爱观察。(多角度地观察一样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七.总结。
板书:
题西林壁
角度不同
观察 多角度、全面
结果不同
( www.lexue88.com)此文 转 载于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二
tag: 教学 题西林壁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