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惠
《火烧云》这篇文章以活泼流畅的文笔,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副美丽的夕照图。本文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在文章教学时,我是这样来落实这个目标的。
一,观察事物要抓住特征。
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不但要有顺序,还要做到抓住事物特征,深入事物本质。
1、颜色变化:有变无“变”,千变万化。
课文第一段,以五个“┅┅变┅┅”的排比句,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都变了本色。提问:第一段中有几个“变”?写了哪几样东西变了?变得怎样?口头练习:火烧云上来了、地上起了变化┅┅
课文第二段写火烧云绚丽多彩、颜色千变万化,可却连一个“变”字也没有,只有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句。提问:火烧云颜色有什么变化?哪儿写变化快?通过两次比较,让学生理解:不管有没有“变”字,可火烧云的颜色确实在变化。
2、形状变化:动中有静,动静交替。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更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先复习:什么叫静态?什么叫动态?再回顾:火烧云颜色变化属静态还是动态?(静态)讨论: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哪三种动物?哪里是静态描写?哪里是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有:“马头向南,马尾向西,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动态描写:“大起来了,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狗跑着,跑着┅┅”这样动中有动静交替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
二,思维要科学,想象要合理。
以事情的颜色、形状为“扩散点”,进而去想象,这对活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很有作用。但想象要合理,思维要建筑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个难点。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霞光照在地上,地上景物为什么都变了,而且变得不一样?你看到地上还有哪些东西也起了变化,变得怎样了?你观察到的火烧云的形状又像什么呢?在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仿造课文进行想象:火烧云上来了,天空中前变万化,一会儿……再让学生根据板书去观察夜空明月,进行写作:(静态、动态)
顺序 观察 想象
月亮快要升起来了 静态:地上 天空 象……
月亮升起来了 动态: 颜色 形状 犹如……
月亮躲到云里了 心情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火烧云》教学的一点思考
tag: 教学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