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9册第九单元“笔下生花”说课稿

北师大版第9册第九单元“笔下生花”说课稿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156  栏目: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
标签: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北师大版第9册第九单元“笔下生花”说课稿,

第九单元“笔下生花”说课稿
佚名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九单元的“笔下生花”,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这堂课的设计,敬请指导。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

习伙伴,组成学习小组,说自己想说的,说自己想写的,既尊重了学生,又能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

取长补短,在互议互评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整节课我都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激活学生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敢说、善说。

  二、联系实际说教材
  这篇“笔下生花”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九主题单元《面对错误》,它是课文和拓展阅

读的延伸。学生通过本单元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的学习,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感悟到对待错

误要敢于面对、勇于改正,要善于反思和自省,认识到其实每个人在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

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帮助。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旨在帮助学生进

一步体验与认识面对错误时应该采取积极健康的态度。
  新课标指出: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开放与生成

的过程,教师应紧扣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以及对作文修改进行多

用度、多层次、多目标评价,不断积累习作的情感,提高习作能力。”为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在错误中总结教训,进一步深化“面对错误”这一主题。
  2、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明白,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3、通过互赏互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

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修改习作,分享经验,进一步拓展思路,习得修改方法,写得具体通顺,

从而培养勇于交流、乐于欣赏、善于发现、精于提问、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和敢于想像、说真话

、吐真情的习作习惯。
  在以上目标中我把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深化“面对错误”这一主题作为教学重点.

  三、灵活多样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达到

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多学科整合法:注意德育、美育等学科的渗透,使教学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
  3、循序渐进法:先说后写,先赏后评,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并注重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气

氛活跃,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
  4、分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主动参与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能够写”,我采取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老师尽量少讲少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写作成为学生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2、互赏互评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无论句、篇,哪怕是一个词;让学

生在互赏互评中学习写作知识,提升审美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五、情境互动说程序
  如何达到预定的目标,突破重难点呢?我按如下程序进行教学:
  (一)、激情导入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本册教材编排中也强调“习作指

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此,我这样安排教学:
  1、课件出示学生搜集到的关于错误的格言。(这样,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天才伟人是怎样正

确对待错误的,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在下一步的写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增强文章

说服力做了一定的铺垫,此谓“厚积而勃发”。)
  2、课件展示一组错误作为的图片,并让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与认

识面对错误时应该采取积极健康的态度。)
  (二)、口头作文
  作文是“我手写我心”。为此,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曾犯过哪些错误

,自己是如何面对的……现在想来感觉如何。(创设如此情境,是为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定

的情境中激发自我表现欲,这充分体现了习作个性化。)
  (三)、自由写作
  作文课,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写”应当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核心,所以,我还是

以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为这节课的终极目标。
  这一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我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轻松的氛围,在出示写作要求后便不再打扰

他们,让他们自由写作,以保证他们的思路不被打断。
  (四)、自评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同学认真倾听,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

习惯和作文的态度。
  (五)、互评互改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注意考查学

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改,说中评,评中改,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促进相

互了解和合作,在互评互改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这一环节中,我也适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

们写作自信心,进一步巩固写作方法,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六)、展示佳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良好开端。为了刺激

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把学生习作中的好词佳句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并配上柔和的音乐,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也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为习作的讲评创设

了一个良好情境。
  (七)、范文点评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我选择一篇优秀习作,让学生欣赏、剖析,这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自改

互改中有个范本。接着我采用知识迁移的的方法,让学生评析“病”例,并以“仔细阅读、推敲词语

、理顺语句、删改重复、增添完善、纠错别字、断句标点”为步骤进行修改。有了之前的佳作范评,

学生对“病”文的剖析就能胸有成竹。通过剖析典型作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是佳作,懂得“

佳”在何处,“病”文“病”在哪里,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这对学生自我评价习作有很大

启发。
  (八)、自改互改
  文章不厌百回,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合作评改中互动

交流,互相补充,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的能力。同时,我在各小组间巡视,对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努力都给予明确的鼓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写自己想说的话,对

习作进行反复修改,去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创造

性地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自我评价
  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力求有个性,尽可能的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开放课堂教学。这些在这节课中

都得以充分体现,真正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设计首先从创设情境入手,大大激发了学生习作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用口去自由表达,用笔去无拘无束的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自赏互赏、自

评互评、自改互改,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热情,写出了有个性的习作


 

,北师大版第9册第九单元“笔下生花”说课稿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