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交流课《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3、掌握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说、读、写、演等语文实践训练,激发进一步探究“少年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 你能看出图片是什么动物?(螳螂 蝉)
(1)请用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螳螂”“蝉”这三个字(都是课后生字)
(2)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举例:蜻蜓。你们也找找看?(蚂蚁、蝴蝶、蚂蚱、蚱蜢)
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举例:青蛙、蛇、蚯蚓。
(3)故事:话说有一天,这只螳螂来到一个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这只螳螂一看,馋坏了,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边补充完整题目)
这只螳螂吃到蝉了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八字成语。可《螳螂捕蝉》这篇文章却是一则寓言故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5)这些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通读课文,掌握生字。
(一)自学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全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学习课文。出示学习要求:(大屏幕)
1、先自个儿读。
(1)自己学习生字新词,掌握形音义。
(2)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对每句话,每个字。
2、再和同桌合作比赛读,挑一段自己感觉最难读或读得最好的内容,考考同桌,比比谁读得好。
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后交流学习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
诸侯国 禀报 固执 毫不介意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隐伏祸患 劝阻
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节次开火车读课文)
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
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乘虚而入”的意思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乘虚而入”的意思是:乘着吴国正在集中兵力攻打楚国,没有其他的力量来防备,趁机攻打吴国。
(2)理解“不堪设想”( 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会向很坏的、很危险的方向发展。)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这个“堪”字的意思就是(能够、可以)
(3)吴王如果固执己见的话,结果会是怎样呢? (吴国将被灭亡;吴王自己也将被处死,然后尸体会被挂在城墙上;吴国的老百姓们也将过上逃难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说说?(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
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4、这时候,君臣之间会又怎样的对话呢?
A、出示:“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请写一写,君臣间会有怎样一段对话?(把握大臣极力劝谏,吴王高高在上的一意孤行的基调)
B、请同桌或前后同学合作写话,一人写吴王的,一人写大臣的,写好以后,再合作演一演对话的情境。
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同学们,你们的表演真精彩!可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课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课文中哪部分写了故事的结果。
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六、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现在,同学们再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一定会得心应手了。
起因:(第1自然段)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劝阻。
经过:(第2—11自然段)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结果:(第12自然段)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楚的念头。
2、尝试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给文章分段吗?想个小标题。
七、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词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起因 固执攻楚
经过 巧妙劝说 前后照应
结果 打消念头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收获有三:
一、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找准生长点。
学生已经进行了初读课文,并且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理解文本蕴含的道理“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并且在分析课文的同时渗透扩写点。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读书贯穿自始至终,并且体现层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为本文浅显易懂,于是我把这篇文章相应的古文与课文对应阅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首先,让学生自渎,为读通、读懂古文奠定了基础。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理解读,通过仿照榜样读,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最后,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指导读出语气。这样,把读贯穿于学习本课的始终,既培养了学生诵读古文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读中自读自悟。
三、理解文章深意,不脱离语言环境。
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就很想弄明白这样两个问题:1、吴王为什么非攻打楚国不可?2、那位少年为什么讲了这个故事后,吴王就放弃攻打楚囯?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了解当时春秋时期的每个国家都有吞并对方,使国家更强盛的野心,但倘若轻易出兵就有可能被第三方吞噬的危险这一社会背景是关键。如果教师讲,学生能明白,但纸上得来总觉浅。于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寻找资料,探究答案。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再去读书学习。学生先找到了揭示寓意的语句“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这三种小动物“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从而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含义。之后,结合故事背景资料和借助多媒体课件“春秋战国形式图”理清“蝉、螳螂、黄雀、与吴王伐荆”之间的关系,明白吴王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使学生清楚明白的认识到:吴国就好比是这三个小动物中的“螳螂”,而楚国就好比是故事中的“蝉”,它身后的越国就好比是故事中的“黄雀”。学生联系吴王的固执,肯定能感悟到少年的机智、能干,善于采用旁敲侧击的策略来个敲山震虎,从而让吴王醒悟到事情的危险性,不得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学生很快理解了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学生收集的资料得到了利用。这样学生的感悟必然是多元的,符合新课标的提倡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感悟也是鲜活的,是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给他们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还在探究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搭起了桥梁,真是一举而多得!
,互动交流课《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