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教案23

《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教案23

11-07 15:07:59   浏览次数:261  栏目:高一语文必修二
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教案23,

本节公开课教学结构安排是探究解读文本再拓展延伸。我的作家简介突出了两点: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体现“含泪的微笑”的语言风格。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上,安排了“口述故事梗概、用简洁的话说出自己的读后感、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梳理情节结构”四个步骤,让学生理清小说情节之后鉴赏人物,品读人性魅力。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明白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是“生命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生存的意味”,感悟到了人生需要精神支点,感悟到了舍己救人的人性之美。人物形象鉴赏之后再次强调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顺理成章进入到拓展延伸环节,两个星期前,我已经把6篇略去题目的外国小说上传到班级的QQ群,布置学生抽空阅读6篇小说,课堂内出示两个活动主题:1.在布置阅读的六篇外国小说选文中,找出欧·亨利的作品。(阐述认定的理由);2.给六篇小说选文取名(拟题目)。拟题目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解决,阐述认定欧·亨利作品的理由采用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在互动中明白了从小说结构(结尾)和小说语言认证作家的解读方法。思想教育上的拓展是几幅现实图片,旨在让学生理解“世界需要互助精神!人类需要爱心!”最后布置“设身处地”的课外作业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

本节课上,学生思维较平时活跃,课堂参与度和教学目标达成度都可以。

                                                     2013年11月27日


上一页  [1] [2] [3] 

,《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教案23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