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渔夫的故事》
课 型:主读课文
作 者:王江波
单 位:滕州市滨湖镇滨湖中学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渔夫的故事》(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2.能根据人物的描写方法,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要相信人的聪明智慧,对邪恶势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学习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
学习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的关键及其过程。
评价任务:
1.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了解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基础上,二者的矛盾是如何转化的;
3.探究故事,归纳总结寓意,联系现实谈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诸如从“
二、预习检测(连同导入新课共5分钟)
1.填空:《渔夫的故事》节选自《 》,又名《 》,是 (地区名)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了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2.给下边几个加点字注音,并从形体结构理解含义。(多媒体展示)
撬 qiào 弥漫 mí 倒霉 méi 巍峨 wēi é
头颅 lú 桅杆 wéi 警惕 tì 谋生 móu
3.从课文中找出下面词语所在句子,并理解其义:(多媒体展示)
喜笑颜开:心情愉快,笑容满面。
弥漫:(烟尘、雾气等)充满、布满。
无恶不作:没有那样坏事不敢。
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堂堂:原意是高大的样子或形容人的仪表壮伟,这里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
口吻: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口气。
下流无耻:行为低下,不知羞耻。
三、整体感知 理清情节 (10分钟)
默读课文,请同学们按照“捕鱼捞瓶→放魔出瓶→诱魔入瓶→投瓶入海”的情节复述故事。
要求:1.在关键处有细节描写;
2.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3.鼓励创造性的复述,但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四、赏析人物形象 归纳总结寓意(15分钟)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请几位同学来说说魔鬼的心理活动:
第一个世纪——
第二个世纪——
第三个世纪——
整整四百年——
讨论思考: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诺言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会。这是由于魔鬼凶残的本性所决定的。
2.再请几位同学来说说渔夫的心理活动。
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3.分析魔鬼的外貌描写。
(1)请学生朗读课文,并速记描写外貌的语句,完成练习。(出示幻灯,出现魔鬼的画像)
头像 ;手像 ;腿像 ;
口像 ;牙齿像 ;鼻孔像 ;
眼睛像 。
探究问题:这些语句属什么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突出了魔鬼什么特征?
(让学生明确:运用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魔鬼凶恶特征。)
(2)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头发像 ;眉毛像 ;耳朵像 ;
脖子像 ;胳膊像 ;身躯像 。
我们从魔鬼的外貌中了解到魔鬼是凶恶可怕的,结果呢?渔夫却战胜了魔鬼,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斗争过程吧!
4.分角色朗读,分析评点人物
点评:“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渔夫的故事》教案13
tag: 故事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