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1263”课堂模式
学 习 方 案 设 计
学校名称: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
课程名称: 语文
内容主题: 《木兰诗》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师姓名: 沐莲颖
教 龄: 14年
简介:
1、 我班自实施“
上课
年级
初一
语文学科
主题
《木兰诗》
指导教师
沐莲颖
课时
3
课型
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训练课
学习日期
2011年3月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疏通文章,积累文言字词
2、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初步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
3、赏析本文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一名智勇双全的领导型人才
重难
点点
1、掌握重要文言词句;
2、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
3、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关键
问题
1、掌握重要文言词句;
2、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1、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全文,解决生成的主要问题
2、在借助工具书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
2、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
程序(要素)
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
二、走进文本、
结构学习
三、完成导读、
合作评价
四、问题生成、
归纳提炼
时间
3分钟
28分钟
5分钟
4分钟
创设情景
创设媒体图片情景
创设自主预习情景
创设预习评价情景
创设问题生成情景
教师行为
[旁白]同学们,从“好”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对!女子便是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是怎样的一位好女子——花木兰
1、媒体呈现图片
2、呈现学习目标
[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
1、课前教师要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
2、教师巡视指导,对白浩翔、赵远志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
[旁白]请同学们在4分钟内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
[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
2、教师巡回指导
期望的学生行为
1、通过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情感走近文本
1、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
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希望第六小组及时完成
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
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
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返回给老师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
程序
(要素)
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
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
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1263”课堂模式《木兰诗》优质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