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01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2012.03.1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会、坐、乳、妙、间、名、绝”七个重点实词和“少顷、未几、稍稍、力拉、许许、虽”六个重点虚词的用法。识记本文出现的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领导型人才。
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重难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关键问题 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学法指导
1、用六字预习法阅读文章,给文章做批注。
2、在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知识链接
1、口技艺术简介: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2、作者简介: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预习评价: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注音。(7分,每空0.5分)
少顷( ) 哗( ) 犬吠( ) 呓语( ) 大啼( )
絮( ) 叱( ) 齁( ) 咳嗽( ) 中 间力拉( )
曳( ) 许许声( ) 几欲先走( ) 撤屏( )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5分)
(1)口技人坐屏障中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遥闻深巷中犬吠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二、译——正确翻译重点词句。 在括号里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88分,每空2分)
京中有善( )口技者。会( )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 )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少顷,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 )寂然( ),无敢哗者。
遥( )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 )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 )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 ),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 )毕( )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 )绝( )。
未几( ),夫齁声( )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 )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宾客意( )少( )舒( ),稍稍( )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 )出臂,两股( )战战( ),几( )欲先走(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 )。撤屏视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未解决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小组长评价: 老师评价:
《口技》问题解决——评价单
设计人: 审核人: 序号:02
班级: 组名:
,林嗣环《口技》问题导读——评价单tag: 口技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