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化险》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了解一个故事;掌握一种写法;欣赏一个人物。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展示名言 2、观看视频《保卫延安》片尾曲
二、导入新课:电视剧《保卫延安》讲述的是1947年国民党用十倍于我军的兵力,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采用运动战的方式,转战陕北,行程2000多里,沉重打击了敌人。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一个就是《黄河化险》。(板书课题作者)
三、《黄河化险》之“险”
从“险”字入手,结合课文,看看险在何处,险情如何?
1、学生找寻句段。
2、指明朗读。
3、展示重点句段,体会险情。
4、小结与过度:前有天堑,不可逾越;后有追兵,近在咫尺。这样的情形,八十四年前,就曾经出现过(插入石达开的故事)八十四年后,历史惊人巧合,险情更加紧迫。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是怎么做的?
四、《黄河化险》之“烟”
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大量文字细致入微地描写找烟、点烟和吸烟的过程?
1、师摘读课文。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重点语段展示,体会伟人此刻此心理活动,结合具体词句谈谈。
4、练笔:仿照问短写法,用一段文字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5、学生写作。
6、作品展示。
7、教师小结:有人说,黄河边上的一支烟,不亚于一次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你认同这个说法么?及决定作用的,究竟是烟还是人?
五、《黄河化险》之“人“
思考:毛泽东凭借什么化险为夷的?他是人还是神?说说你的看法,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1、学生结合课文思考。 2、指名表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智大勇、胆大心细、信念坚定等)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补充。(如上下团结等,并展示相关文段)
4、教师小结:展示赛捏卡名言。
六、《黄河化险》之“得“
1、用一句话自我总结
2、教师小结:感谢黄河化险,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大智大勇,宛若神明;看到了他的性情率真,平凡普通;让我们在深深的敬佩里,从此懂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逆境勇进,你就是拯救自己的神明!
板书设计:
黄河化险
tag: 教学 黄河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