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我想告诉你――老师也觉得,你这个孝顺父母的孩子真美。
(下课铃响)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美的一面,也有不美的一面。只要我们懂得了美的真谛,就一定能摒弃自己的不美之处,创造出更多的“美”来。
来看今天的作业。
(课件展示)
师: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安庆,我们的家乡,因为你们――明天更美。
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文学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兼顾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的重任。在本节课中,学生懂得了美的真谛以后,如何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便尤为重要了。“班级选美”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同学、老师入手,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这必将在学生的心理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趋美避丑、趋善避恶、趋正避邪,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由此引申出来的说“我美”的环节,则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肯定自我、发现自我的平台,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存在的价值,也一定能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全、乐观、积极的人格。此外,这个环节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发现别人以及自身之美的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省级优质课评教的参赛课。我是在第一天的下午2点拿到课题,三个小时的封闭、独立备课,一个晚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二天早晨8点就正式上课了。虽然时间是非常紧迫,这又是我从未教过的苏教版和从未教过的《论美》,但是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遍又一遍细致、深入地阅读课文,把握文本,构思教学。整整两个小时,我丢开教参、丢开网络、丢开一切参考资料,就是反复地读、反复地思考。教学思路逐渐在这一遍遍对文本的钻研中明晰起来。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的教案几乎是一气呵成。经过一晚的修改、润色和制作课件,第二天早晨的正式作课,我和这一节《论美》得到了评委与听课教师,当然更包括学生的一致认可,并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如果说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话,我觉得它成功在以下几点:
1、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和空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学生设计和开展,教师完全退到了幕后,自愿做好组织者、倾听者、评价者。整节课,有近30位同学回答了问题,再加上还有那些举了手但没被老师叫到的,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发展,在这一节课上,我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兼顾。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学到了切切实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字词、比喻句的运用,锻炼了概括、探究、质疑、表达等语文能力与素养,掌握了利用词典和联系上下文探求词义的学习方法,体会到了勇敢质疑的可贵与快乐,了解了美的真谛,陶冶了情操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而且,可以说,这些,都落到了实处,而绝非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教师用尊重、真诚、欣赏、倾听以及自身的亲和力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对话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调动和激发。
4、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严谨、合理,从整体上看,正符合“认知――品味――探究――迁移”的学习规律。
5、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严密;同时,也运用适度,恰到好处,不喧宾夺主。
当然,也有着不少遗憾:
1、没有涉及到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这方面的内容;
2、对于学生对本文提出的质疑,教师的解释略嫌简单、肤浅,不一定会让所有的学生信服;
3、没有引导学生说出“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他们认识到: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努力学习是仅次于做人的另一种美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归来之后,我又将这一出自九年级的课在自己所带的七年级的两个班上各上了一遍,效果也出乎意料地好。由此,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教材不是准绳、不是依据,而只是工具――用以完成课标的工具。这一体会,将会对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
tag: 教学 课堂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