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当堂学习的内容,升华学习效果。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总结、回顾,梳理知识。
七、布置作业: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有许多英雄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参照补充材料中的介绍,试比较《水浒传》中杨志、林冲、鲁达三个人物形象,看一看有何不同。
强化知识,培养能力。
课后反思:
白马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
备课组成员:左 静 苏小成 王 亮 备课组长:左 静
主 备 人:王 亮
课题: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教材解读:《水浒传》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学 习
目 标
A类:复述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B类:了解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C类:分析杨志及老都管,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
学习重点
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
学习难点
了解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预 习
作 业
1、《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明代施耐庵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暗写晁盖、吴用等人的定计,明写杨志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杨志和吴用等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小矛盾——杨志、老都管、虞侯、众军汉之间的矛盾;写法变化多端,而又合理地表现了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
2、说说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1)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古:强盗 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2)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古:计策 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3)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古:索性、干脆 今:任意,马虎、随便。
3、分析下列句子体现了杨志什么性格特征,填在后面括号里。
(1)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精明能干)
(2)杨志跳起来喝道:“哪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粗暴蛮横 )
教 学 板 块
个体学
习清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二、揭示目标:小黑板展示。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1、学生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2、杨志的表现:
(1)杨志改变行程时间:
原:五更一日中 现:辰牌一申时
(2)“那十一厢禁军,担子又重,无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要行。”
(3)“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1)杨志道:“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谁敢在这里停脚!”
(2)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军欲买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
(4)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着……胡乱容他们买碗吃罢。”
以上两组材料能表明杨志怎样的心理状态?
A、表明杨志在押运生辰纲途中时时小心,不敢怠慢。
B、表明杨志抵达黄泥冈后,对地形、对人、对事件的高度警觉。
无论是“时时小心”还是“高度警觉”,都表明杨志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纲这个任务了。因为他急于靠功而获“赏”,改变自己现在的罪犯身份,从而稳步上升,落个“封妻荫子”。杨志急于抓住这个契机,实现自己命运的转折,仍旧保持“将门之后”“几世忠臣”的美好声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志把“赌注”重重押在了护送生辰纲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纲别出事。
3、从老都管之口,看梁世杰对杨志的“用”。
老都管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由以下几方面可见其身份: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杨志无可奈何)
(2)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只能辩解)
(3)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语气十分强烈):
(4)老都管竟来对杨志道:“那贩枣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只能依从)
明确: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老都管身份不同一般,是梁世杰的亲信。
②梁世杰派老都管随行,相当于“督押”,是对杨志的监督。
③老都管言语中充满对杨志的渺视,足见梁世杰对杨志的态度。
总结:老都管是梁世杰的代言人。梁世杰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他用的是杨志的“艺”,而非杨志的“人”。杨志的悲剧也正在于此。杨志在“失意”“得志”之后,最终等到的是“幻灭”。梁世杰对他的“用”,决定了他的“贼寇”命运。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引导、点拨。
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1、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写法也多变:有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的,有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侯、老都管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的。
,《智取生辰纲》表格式教案11tag: 智取生辰纲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