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实录
11-07 15:44:21 浏览次数:598次 栏目:高五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五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实录,
: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众笑)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 伊甸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