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孟子见梁襄王》学习指导

《孟子见梁襄王》学习指导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574  栏目:高五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五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孟子见梁襄王》学习指导,

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高三教研组    刘宏坪    lhp1688@tom.com 

钩史钓典 

本文经典名句: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经典名句: 

老吾老以及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来自本文的成语: 

油然而生 





作者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教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本课导读 

本文是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出来对人谈起他对梁襄王的感受以及他与梁襄王谈话的内容,表现的是孟子一贯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孟子先说他对梁襄王的感受:“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然后又“卒然问曰”,点出梁襄王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面对这样一位国君,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宣讲仁政爱民的思想,但讲得尽量浅显明白。先以“定于一”,简洁地回答了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询问。再以“不嗜杀”直接清楚地回答“孰能一之”的疑问。最后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运用比喻来阐述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其一,将百姓期盼不嗜杀人的国君比作七八月的旱苗盼雨;其二,将百姓归附不嗜杀人的国君比作“水之就下。”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了不嗜杀、行仁政所能产生的巨大效果。前者是写百姓的“盼望”心理,后者是写百姓的“归附”行动,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劝说君主施行仁政。 

课文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参考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语】告诉【望之不似人君】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走近他,看不见有什么可害怕的。意思是没有威严的仪表。就,接近、走近。畏,害怕、畏惧。这里指作国君的威严。【卒然】即“猝然”,突然。卒,通“猝”。 【恶】何,怎么【孰能一之】谁能统一天下呢?这句和下文的“孰能与之”都是梁襄王的问话。孰,谁。之,指天下。【嗜】爱好、喜欢。【孰能与之】谁能归附他呢?与,归附、跟随。之,代指统一天下的君王。【夫】助词【七八月】这里用的是周历(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农历五六月【槁】枯干。油然作云〔油然作云〕形容乌云密布。油然,兴盛的样子。作,兴起。【沛然】水势很大的样子,这里形容雨量充足。【浡(bó)然兴之】禾苗茂盛的样子。浡,同“勃”,奋发、振作。兴,起、挺起。【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其,助词。御,阻止。【牧】统治。【引领而望之】伸长脖子盼望着他(来解救)。引:伸长。领,脖子。【诚如是】如果真能这样。【民归之,由水之就下】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由,通“犹”。就,趋向。 



生花妙笔:1.比喻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譬喻的运用。文中“禾苗雨露”一喻,生动形象,描写充分。而“水之就下”的比喻,简洁明了,又生动贴切。 2.语言生动。 本文的语言十分生动,有些句子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口中,直到今天仍被引用。如: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  

  

练习解析 





一、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的。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参考一 答:  《孟子》中多次强调了“民本“思想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孟子见梁襄王》中更是以巧妙、恰当的比喻将其政治主张形象化、生动化。 

    用七八月旱苗盼雨暗喻了人民对“不嗜杀人”的贤明国君的企盼如旱苗般的渴求,而又用“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描绘了百姓归附明君似百川之纳海的势不可挡。喻体准确、生动的刻画了本体的特征—一一种“期盼”,一种“归附”。而本体中蓄含的深刻思想又使喻体更显深沉,令人玩味。 

    两个比喻从实行仁政的起因和结果两方面相互联系,委婉却强有力的说明了治国之道。说理喻于比喻,比喻又使说理含蓄有韵味,形象地突现文章的主题思想。 

参考二答:民求明君之心何如,自是不易言出,然旱苗待雨之渴求却显而易见;民从明君之形何如,因是难以直言,然雨落成水,水聚成河,水之归下而莫能使之回也,其不言而自知。以旱苗求雨写百姓求明君仁政之急切,以水之就下写百姓归明君仁政之力量,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两者各有不同,一写求,再写归,却又殊途同归,皆汇入受仁政感召的大川之中。以此点明实施仁政的民本思想,实是瓜熟悉蒂落,水到渠成!思之再三,又似暗蕴“水能载舟,变能覆舟”以水喻百姓,确是浑然天成,不可多得。 

二、.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文中的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卒,通“猝”,突然。)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由,通“犹”,犹如,好像。) 

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通“悦”,喜悦,高兴。) 

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 

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田,通“畋”,打猎。)  

三、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看看它们的词义有什么不同。 

卒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 卒:同“猝”,突然) 

[1] [2] [3] [4] [5]  下一页

,《孟子见梁襄王》学习指导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