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五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孟子见梁襄王》学习指导,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fàn)滥於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bī)人。兽蹄鸟迹之道,交於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nuǎn)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勳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臯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於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於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後归。子贡反,筑室於场,独居三年,然後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hào hào)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jué)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吾闻出於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语言要点:
1. 通假字:有忧之-又 倍之、倍子之师-背 不可尚已-矣(尚、上同源)
2. 古今字:振德之-赈 孔子没-殁 暴(pù)之-曝 子贡反-返 贾6-价
自织之与、自为之与、耕且为与-欤 来(lài)-勑(劝勉)
3. 异体字:飱-飧 廩-廪 氾-泛 勳-勋 偪-逼(王力先生认为是古今字)
煖-暖 皜-皓 皐-皋
4. 破读字:氓 与之处 数十人 横流 长幼 衣褐2、然后衣
恶得贤、恶能治国家 食人、食於人 夫以百亩、夫物
不与焉 强曾子 子比而同之 舍皆 劳之
奚为、何为、为天下2 契(xiè,古人名) 放勋 皋陶 济漯 什百
5. 词类活用:踵门 饔飧而治 厉民(使人民受到损害)
率天下而路(朱注:路,谓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也。)
许子冠乎?冠。奚冠?冠素。 饱食、煖衣、逸居
益烈山泽而焚之(烈,燃起大火) 直之 德之 则之 同之
名焉 非先王之道 乱天下
6. 词序:奚冠? 奚为不自织?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自养
未能或之先也 莫之或欺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子是之学
大哉,尧之为君! 君哉,舜也!
7. 双宾语:与之处
8. 非支式:烈山泽 忧之2 德之(对他们施以恩德)
9. 被动式:治於人2 食於人 变於夷
10. 实词、词组:为神农之言者 廛 氓 捆屦 耒耜 道许行之言 未闻道也
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冠素(戴生绢做的帽子) 以釜甑爨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何许子之不惮烦? 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五谷不登(成熟) 中国 敷治焉
疏(开通) 瀹(疏导) 决(分洪) 排(排淤)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民人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暖)衣逸居而无教,则…
百亩之不易
11. 虚词:与其弟辛(与,连词) 则诚贤君也(则,连词,表转折,倒是)
虽然(虽然这样)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多用于对话)
耕且为2(一面…一面…) 亦(副词,表限止,只不过)不用于耕耳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恶得贤? 恶能治国家?
(皓皓)乎 荡荡乎 巍巍乎 纷纷然
12. 省略:使〔 〕自得之
13. 修辞:以铁耕(铁,代铁制农具。以原料代称某物)
译文:
有个研究神农氏的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到了滕国,亲自上门去告诉滕文公说:“我这个由远方来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个住处而做个田野农民。”滕文公给了他住处。他的门徒几十个,都穿着粗麻编成的衣服,以打草鞋织席子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耕地用的农具,从宋国到了滕国,也对滕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希望做圣人的田野农民。”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他〔原先向陈良〕学得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道:“滕国国君,那诚然是个贤明的君主;虽然这样,他还不懂得真正的治国之道。国君中真正的贤者应当同人民共同耕种来养活自己,一边自己做饭,一边治理国家;如今,滕国有粮仓财库,这就是损害人民而来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真正的贤明呢!”
孟子说:“许子一定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陈相〕说:“是的。”〔孟子问:〕“许子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陈相〕说:“不。许子穿的是粗麻编成的衣服。”〔孟子问:〕“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是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来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那会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釜甑做饭,用铁器耕地吗?”〔陈相〕说:“是的。”〔孟子问:〕“自己做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来的。”
“拿粮食换取器械(陶器、铁器)这种事,不算是损害陶工和铁匠;陶工和铁匠也拿他们的陶器、铁器换取粮食,岂是损害农民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亲自做陶冶之事,不肯样样东西都要从自己家里拿来才用啊?为什么这样忙忙碌碌地去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怎么许子就不怕麻烦?”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事,本来就是不能一面种地一面干的。”
“既然如此,那么治理天下的事,偏偏就能一面耕种一面干吗?有官老爷们做的事,有小百姓们做的事。况且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使用各种工匠制作的东西,如果〔每一件东西都〕一定要自己制作才去使用,这就是带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从事精神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从事精神劳动的人统治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被别人养活──这是天下普遍的原则。
“在尧的时候,天下还不太平。大水冲出河道,到处泛滥。草木丛生,鸟兽繁殖,五谷不熟,鸟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鸟兽踩出的道路,纵横交错于中原地带。尧独自为此忧虑,起用舜来对上述情况具体地加以整治。舜派益掌管火,益在山地沼泽燃起大火,焚烧草木,迫使鸟兽逃跑躲藏起来。〔舜又派〕禹开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使它们流入大海;给汝水、汉水分洪,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使它们流入长江。(按:实际上只有汉水流入长江。)这以后,中原地带才能耕种,收获粮食,搞到饭吃。在这个时期,禹八年在外,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他即使想种地,可能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孟子见梁襄王》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