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人生的境界》教案6

人教版《人生的境界》教案6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490  栏目:高五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五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人教版《人生的境界》教案6,

5.“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这是课文中精彩之笔。请从中引出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

示范:《孟子》中有“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中也有“涂之人可以为禹(路上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冯友兰先生的这句话可以说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演绎。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一个没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可以是圣人,而一个居高位者或巨富者也可能是一个渺小之人。雷锋是一个士兵,并不妨碍他是一个道德境界的人,《五人墓碑记》中所记载的五人,虽然是普通民众,但也无妨他们流芳千古。胡长青是高级干部,但他贪婪成性,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巨大利益来换取个人私利,因而被人们所唾弃。“觉解”是出自内心的,不是流于口头的,“觉解”不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言行一致的“笃行者”。今天这个时代非常注重“包装”,很容易让人作秀于外而忽略了对真正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6.经常听人们用“出世”“人世”“既出世又人世”来形容一些人对待生活或事业的态度,请联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解说这些词语。

何谓“出世”?有些人坚持并实践着这样的主张:想要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以寻求最后的解脱。比如庄子。何谓“人世”?另有一些人,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不愿玄谈,不愿避世,积极用世。他们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在出世的人看来,人世者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他们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快跑:跑得越快,越错得很。在人世者看来,出世的人太理想主义,不实用,消极。何谓“既出世又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踏踏实实地做事又不囿于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人世而不能超脱人世。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是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中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就是既人世又出世的表现。

五、探究质疑

1.“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这几句话在文章当中的第六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具体应作如何理解?

一般人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但是冯友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即能事天、乐天。他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道德境界中的人,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节,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真正成为“天之骄子”。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宇宙”是一个人文概念,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古人把四方上下称为“宇”,把古往今来称为“宙”(现代汉语中的“宇宙”指的是: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可见,具有天地境界的人眼光与胸襟超越了现实社会,是跨越时空的,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皆包藏于其心中。他目光如炬、胸藏风云、纵横捭阖、总揽古今、文理兼融、博学睿智、情怀旷达、人性完善、悲天悯人、思济天下。如是,就可以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成为所谓“天民”、圣人。

2.课文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等,是否周全?而其中的“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是否存在交叉的情况?

我们说四种人之外,还有一种人,连起码的“人道”“人性”都缺失了,如希特勒的法西斯暴行,如日本军人的南京大屠杀。还有的人杀人越货,手段残忍致极,他们以“我”为圆心,被人称为“私想家”,他们损人利己,甚至不惜残害生命来达到个人目的,他们身上缺乏最起码的“人道”“人性”,这种人被人们称为“人渣”,是社会的肿瘤、毒品。①……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②……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功利意义”与“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这两者恐怕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往往是相融的,不可绝对化。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说:“每个人为自己的利益做事比他故意为社会做有道德意义的好事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有着现代道德意识的学生对以上问题一定会有话可说,可以各人发表各人的见解,不必讨论达成共识。现代社会承认行为功利,尊重个人利益,这是社会的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克己复礼”,牺牲我一个幸福全人类也许在一些圣人能够做到,但如果违背人性而一味地追求大而空的所谓高大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难以做到,同时也会导致虚假不实之风,反而会败坏社会风气。

六、拓展延伸

1.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仁人志士,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示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林觉民: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李广;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或雄奇,或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险峻。

2.请按照例句的句式续写一句。

有一种人生,铁骨铮铮;有一种人格,鬼神共鉴;有一种精神,自强不息。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述,留一部经典巨著给后人,这种身陷逆境却有所作为的举动,是一种奋发的人生境界。

示范:有一种人生,月白风清;有一种人格,桃李无言;有—一种精神,平凡而伟大。雷锋位居平凡,乐于助人,献一生春风温暖给人间,这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行为,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3.仿照前后两句的句式,分别以“哲学”“觉解”为中心内容仿写一个句子。

冯友兰的境界说,尽哲学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天职,    ,    ,铺“言语路绝,心行道断”之天路。在民族危亡之际,以其最哲学的哲学,鼓动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理论上自成一统,实践中功绩卓著。

答案:明“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之天理  泄“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之天机

延伸阅读

功利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这里的“利”包括我们常说的“名”和“利”两个方面。在冯友兰看来,“利”即对我之需求的满足,精神性的满足往往求助于名,物质性的满足往往求助于物质利益即狭义的利,“求名于朝,求利于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求自己的乐(乐即一种满足感)。这样,功利境界与一般的功利主义便有一定的差别。功利境界的本质是为己。就社会现实说,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之中,功利境界是常人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心态各异,所干的事也不尽相同,求名利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无论是求名一的,还是逐利的,或者是求名利双收以成就自我一番事业的,他们的人生目的都是共同的。与自然境界中的人无所追求、毫不自觉相比,功利境界中的人,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自觉的行动、自觉的了解;他对个人名利的追求,客观上也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无论就个人,还是就社会来说,人从自然境界过渡到功利境界,无疑都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付出了代价的。从总体上看,功利境界的人的人生目的是为己,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取”字。但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有时必须用“予”这一手段。有的人就是专靠“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一套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有的人则“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的人利己不损人,有的人损人以利己;也有的人表面上损己以利人,骨子里却以利人为更利己之手段,如此等等,从根本动机看,他们同属一类,都属功利境界。人们常常崇拜英雄,就其功业说,可能十分伟大,但就其境界说,并非十分高尚。英雄和奸雄,虽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但他们的境界却是相同的。从古及今,有许多处世哲学、宗教信条、格言谚语,口头上都标榜仁义道德,事实上却成不了仁、取不了义,不是最高层次的境界,同样也只是功利境界。如老子讲:“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墨子讲“兼相爱”,目的却是“交相利”。基督教也说爱人是为己积福、行道德是造上天堂之路等等。道德说教并不道德。骨子里都是教人利己,充其量不过是教人以利他之手段,达到利己之目的。功利境界虽不是什么高的境界,但也不宜过分责难。功利境界在主观上是不可取的,但在客观上并非于社会无益。于人之三不朽中,除不可立德之外,功利境界的人既可立言,又可立功。立言立功都是对社会有益的事。因此,功利境界中的人惟恐不好名,如其不好名,则未必常作有益于人的事。才人立言、英雄立功就是以求己利、求己名为动力的。有的人甚至于求好名而不得时,故意以求恶名以扬名。桓温所谓“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正是这些人心理状态的真实的写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版《人生的境界》教案6
·上一篇:《等待戈多》教学设计1
·下一篇:绝版的周庄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