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399  栏目: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沁园春•长沙》教案,
以卞之琳的《断章》诗归结:
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 !
3、上阕最后三句以“大地”为意象,写出其“苍茫”、“寥廓”、 “沉浮”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人发出了谁来主宰这沉浮未定的寥廓大地(即世界)的追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二)简析下阕
1、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哪些内容作了回答?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2、注意“峥嵘”、“风华”、“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遏”等词的语境意义,理解“指点江山”、“万户侯”的借代手法和“粪土”的名词意动用法。
怅: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沉浮:指盛衰。
峥嵘:不平凡,不平常。
指点:评论的意思。
粪土: 用做动词,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遏:阻止
3、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完善地结合起来的?
点拨: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动出词人激荡的思潮,为下面的“怅”“问”“忆”蓄势。接着用一“看”字承首句“立”,领起以下七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奠定了全词壮怀激越的感情基调。“万类”句小结并引出发问。“怅”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词人不禁激情澎湃,慷慨发问。
下片叙事,却有画面形象,是上片的感情发展与延续。用“百侣”呼应“独立”,再用一“忆”字直贯以下七句,追叙当年词人就学期间战斗生活,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表现出革命者的豪情壮志。末三句更进一层,展现革命者不畏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只有我们革命者,才是主宰天下的主人。至此,诗情得到了酣畅的表达。
5、纵观全词,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A、写壮景,抒豪情。
B、对比突出。“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有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C、语言富有表现力。(“阅读鉴赏”时讲解)
五、品评鉴赏
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
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www.lexue88.com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3、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与《天净沙•秋思》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意象  写景顺序  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
《沁园春•长沙》物大、量多,色彩绚丽由远而近,由静而动,由仰视到俯视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赞美生命,寄托了革命豪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对比、对仗
《天净沙•秋思》物小、量少、色彩黯淡由近及远,侧重静态清冷凄凉、孤独无依,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情景交融、排句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4、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5、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六、想象能力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四步:
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 染上颜色: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七、作业布置
1、练习: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  击  行  啸  翔  游  鸣  走  排  藏
2、背诵这首词。体味词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词句和开阔意境。
3、预习《采桑子•重阳》。
附:诗歌阅读方法:
1、把握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
2、了解背景——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创作背景。
3、展开想象——诗歌的集中性需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跳跃性需借助想象补充。
4、捕捉意象——选择的意象,表达的意象,二者兼而有之的。
5、推敲字词——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6、体会音韵——音韵美,节奏美。
 
附:
沁园春 •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n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没。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咏    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上一页  [1] [2] 

,《沁园春•长沙》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