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作业练习
一 全诗13个诗段,试分成4个层次,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一层次(1—3段):
第二层次(4—8段):
第三层次(9—11段):
第四层次(12、13段):
二 从构思看,全诗前三个诗段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第3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三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起什么作用。
四 诗中很多地方使用了排比和反复(或称作重复、复沓)的修辞方法。试分析第4、7、12诗段和第3、7、10诗段,说说诗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
第1层次:怀念与痛悼
第2层次:眷恋与感激
第3层次:同情与控诉
第4层次:讴歌与赞美
二
第3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3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三
诗歌的第3部分,诗人通过对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的描写,表达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憎恨,从大堰河及其一家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旧中国农民的必然的悲剧命运。因此,诗人正是用血和泪“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社会的咒语。”
四
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繁重劳动,赞美了 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这样写,省去了许多笔墨,扩大了诗歌内容和意境上的容量。
第7段,写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猎、熬汤、收麦晒豆……“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突出了她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品格,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
第12段,是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用了八句排比,直抒胸臆,向大堰河呈现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后三句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广泛了,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这就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3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是对大堰河的悲惨一生的概括;“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正是大堰河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这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段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
tag: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