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吟咏全诗。
3、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鉴赏意象,感悟意境。
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一、 导入设计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们来看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看看他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二、作者介绍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31年11月19日,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从南京回北平,不幸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 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没有结果但是他灵魂的伴侣的才女林徽因;他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太可惜了,是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诵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诵读后谈感受。
很美。意象包含“云彩”、“金柳”、“青荇”、“天上虹”、“星辉”。别离诗,但离而不伤,别而不愁。语言华美,算得上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
2、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的课件,听录音,初步品味。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细节品读指导)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是“新娘”,这是什么手法?有何情味?
比喻。让“金柳”幻化为美丽的新娘,这是绝美的比喻。柳宗元“一树春风万千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细、嫩、柔、软,春风吹来,万千枝条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牵扯着离人的愁绪,弄得人心烦意乱。志摩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康河畔的金柳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里一定有离情,也体现了诗人唯美的情怀。
2、“荡漾”换成“浮现”,可以吗?为什么?
“荡漾”写出了一种心泉摇曳的美。心泉波动,荡起层层涟漪,写出了诗人温柔而又缠绵的情怀。那康河畔的艳影,会永存诗人的心间。我们可以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如“你的笑容荡漾在我的心间”。
3、“油油的”换成“轻快的”,可以吗?
“油油的”,有一种光滑、细腻、随意的感觉。写出水草色浓,青翠碧绿;写出水草态美,美好轻盈。
4、“招摇”换成“摇摆”“摆动”,可以吗?
诗中贬词褒用,写出水草的无拘无束,有一种自在地狂野。诗人想做一条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 “招摇”,也有“摆手”“招手”的意思,康河里的水草向诗挥手致意,对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5、“甘心”有何情味?
心甘情愿的意思。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感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徐志摩至情至性,一生的三大追求是爱、自由与美。“甘心”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
6、“揉碎”这个词用得好吗?是不是有点破坏情调呢?这个词换成“辉映”,可以吗?
一方面,说天上虹辉映在拜伦潭中,但是浮藻掩映,斑驳陆离,才会形成破碎感,用得很准确。 另一方面,表面上说虹碎了,实际上是说梦碎了。拜伦潭有诗人最美好的记忆,诗人曾在榆阴下读书、乘凉、遐思。梦是美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康桥唤醒了志摩内心的浪漫和诗意,滋润他饥渴的心田。但他唯美的情怀,他浪漫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张扬。但一别数载,物是人非。“揉碎”这个词里,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无奈,有岁月的沧桑,有生活的艰辛。
7、“沉淀”一词好在哪里呢?有何情味?
历时久远,经时间岁月的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真最美的记忆。“沉淀”一词,写出了梦的永存。梦虽破碎了,但残留于心底的,最终会成为晶莹璀璨的记忆。
tag: 再别康桥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