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228  栏目: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

  S:口算乘法

  (简析: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到解答的方法,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完成的很出色。在这个环节,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自然,不能强求,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真正价值和乐趣,衡量每个孩子的尺子应该是不同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才是倡导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所在。)

  三. 基本练习

  1. 口算下列乘法,并对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6= 50×3= 40×4= 70×5=

  2. 发现乘法规律

  20×7= 200×7= 2000×7=

  T:口算出结果,你们能发现什么?

  S:我发现因数的0在增多,积的末尾0也在不断增多

  S:我发现第一个因数后面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有几个0

  T:发现得真棒!,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可以将题看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算出积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出示20×5= 400×5= 5000×6=

  T:你又发现了什么

  S:好象和刚才的结论不一样啊,因数和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同

  T:那为什么会不同呢?

  S:哦,我知道了,一位数乘一位数时,已经满十,多出了个0了!

  T:真不错,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了。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迎接数学挑战?行么?

  3. 比速度

  1) T: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练习十五第一题)

  2) 看卡片抢答:300×5 60×7 50×8 700×7 60×5 800×4

  200×5

  四. 巩固应用

  1. 练习十五第2题

  T:请同学们仔细读题后,列出算式并解答。

  2. 练习十五第3题,独立计算

  S:汇报:30×8=240(千克)

  T: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五. 拓展

  180=()×()=()×()=()×()=()×()=()×()

  T:最后我们要玩数学接龙游戏,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将这条龙接得最长

  。比赛开始!

  六. 小结

  T: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S:(略)

  课后反思:

  本节课对于计算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和把握,及由此采取的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计算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实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设想,也显现了以下几个亮点。
一.提倡算法多样化,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交流合作能力

  素质教育的本质应该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发展上,而每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算法多样化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与机会。在教学这一节课中,计算10×6时我让学生自己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计算结果。学生给出了大致5,6种方法。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优生可以做得多而深些,基础差的学生也不至于无从下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当发现的自己的方法都是正确时,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感使学生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求更多、更好的问题,而没有无可奈何的被迫练习的感觉,这样的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次探索20×7的计算方法时,老师鼓励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同时还进行了小组交流,向你的组员说说你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的交流中都有话可说。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不再是一个依赖教师的模仿者,而是独立探索的求知者。这样的教学,教师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为学生的数学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www.lexue88.com

  二. 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每个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就会很自然的抵制或抗拒和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教师的作用往往也就在于此,当孩子有这种独立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科学的优化和完善孩子头脑中的想法呢?这就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后再尝试做一做,这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巩固每一种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一下。然而在学生尝试练习的时候,算的正确率也随之变化。教师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既方便有能算得正确呢,你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在解决20×7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将20×7看成2×7=14,再补上一个0,就是140了。”但是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呢?教师应该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三.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将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本堂课,小组合作真正发挥了它的实质作用,并不流于形式。课前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分工,让孩子担任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并明确职责。教学时,我安排了两次合作,合作前,我提出了合作的任务以及要求,使学生明确合作目的,就不会盲目行动。并根据讨论任务的特点及难易程度,合理规定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第一次我初定的时间为3分钟左右,合作任务是请小组看信息提问并列出算式,并记下大家认为最好的问题。规定学生在3分钟能完成。记时开始后,学生分工进行,但是无论我们如何协调各组的水平,但总会出现各组活动速度的差异。有些小组提前完成了,那么他们会自觉地坐好,等待没完成的小组,直到大家都讨论完了。但在等待的小组中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两个备用活动。这节课的合作几乎都在3分内完成,所以我没有采用备用活动。第二次活动内容是讨论计算方法,每个同学想出一种,小组记录最好的方法。给定的时间是5分钟。这次比第一次时间要长,这是由活动任务的性质决定的,因为计算方法就是本课新授内容,任务有点难度,所以学生需要足够的思维空间。


上一页  [1] [2] 

,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