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新人教不能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不仅要观察是不是平均分,还要仔细看看平均分了几份。
(3)谁喝得多?说说你的理由。
师:通过生活实例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感受不同的单位“1”,其1/3是不相等的;明白相同的单位“1”,平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的道理。
(4)通过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和说一说,我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知道自己是同桌两人的几分之一吗?你知道自己是四人学习小组的几分之一吗?你知道自己是这一大组(9人)的几分之一吗?你知道自己是全班同学(33人)的几分之一吗?
师:为什么都是你,一会是1/2,一会是1/4,一会是1/9,一会是1/33?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讨论交流。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你对自己课上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好?好在哪里?课后把自己新认识的“分数”朋友或者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和父母好吗?
[教学评析]
一、在情境中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为了给学生构建思维平台,教师从课一开始,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分漂亮红头绳的情境,使分数在“平均分”的前提下自然地产生。再如,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游乐园”中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看图、析图、解图的能力,进一步感悟、探索几分之一的分数知识。还创设了“猴哥哥和猪妈妈分月饼”的故事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借助生活平台,引导自主探究。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分物品”、“找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经常玩的。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平分树叶、寻找衣服的一半,寻找图形或物体的一半等等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受分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通过示范说、同桌说、小组说、判断说、辩论说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反思和修正自己观点的平台,并为自己的思维策略进行辩解的机会,为更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动手操作,体验建构。
学生初次认识分数,是感到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实物作为学生的思维“拐杖”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借助实物或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分数知识;课后让学生把自己新认识的“分数”朋友或者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介绍给自己的同学、亲戚朋友和父母这一实践活动中,使每个人都有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和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页 [1] [2]
,新人教不能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