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思想品德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

11-07 15:44:21   浏览次数:361  栏目:高一政治教学设计
标签:高一政治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二)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
    (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样,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正确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新课教学】
    关于这一课内容,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探究,下面请第一小组展示一下小组研究的结果。
    思考: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祖国。”
    探究:利用历史课已学习的知识,结合教材,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我国民族概况(教师补充展示各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教师总结: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共同扞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那么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呢?
    思考: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A同学说:我国历史上,多民族长期共存,其民族关系没有变化。B同学说:不对吧,历史在发展,现在的民族关系跟以前应该有所不同吧。你怎么看待?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补充展示图片:旧社会、新社会民族关系对比)
    2、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师总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民族关系是不同的,(1)旧社会:剥削与被剥削(2)新社会: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在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虽然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所造成的差距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那么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得益于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原则)?
    我们结合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来看:
    民族关系     民族原则
    平等       民族平等
    团结       民族团结
    互助       民族共同繁荣
    下面请第二小组展示表现各民族平等的实例:
    (教师补充材料)展示图片:参加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国家领导人接见少数民族代表
    展示一组数字:在我国汉族人口占91.99%,少数民族占8.01%,而汉族人大代表85.64% ,少数民族人大代表14.36%。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各民族平等地参加国家和民族事务的管理。
    思考:1、犹太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犹太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几度亡国的恶劣环境中发展,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生存繁衍下来的犹太人在经济方面贡献更大。对民族评价的标准不统一,仅从某一方面衡量不科学。各民族形成的历史不同,但都对人类历史做出了本民族的贡献。所以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差别、历史长短、风俗习惯不同之分,但绝无优劣之别。
    2、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帮助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和汉族平等的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了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的状况。基于这种情况,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不仅要采取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政策,还给予帮助和照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地实现。(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给予特殊照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政治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反映)
    学生归纳出:
    3、民族原则
    (1)民族平等
    A、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www.lexue88.com     B、原因: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C、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下面请第三小组展示搜集的各民族团结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教师补充)播放视频片断1、沙特希望麦加会谈能实现巴勒斯坦民族和解
    播放视频片断2、伊拉克民族和解大会呼吁结束暴力
    探究:上述两则事例共同说明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以上事例说明了一些国家因为民族问题而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所以人们渴望和平,需要各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那么国家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所以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生归纳:
    (2)民族团结
    A、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B、原因: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C、地位: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下面请第四小组搜集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事例。
    教师补充资料:
    材料一:《中国西藏新闻网 》公布的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统计的有关情况
    人均GDP
    GDP
    1965年
    241元
    3.27亿元
    2006年
    突破10000元
    290.3亿元
    材料二:目前少数民族有小学十多万所,学生入学率达到97%。普通中学有一万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六百多所,高等院校一百多所。

[1] [2]  下一页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tag: 教学  民族  ,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