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点子在《两只鸟蛋》的教学中闪光
——书三小 成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总书记的这句话切中要害地挑明了一
个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相攸关的问题--创新。于是网络上谈“创新”的文章扑天盖地,指导“创新
”书籍不胜枚举,那么如何扎实进行创新教育,利用这些理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
抓住学校中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下面我将结合《两只鸟蛋》的教学来谈谈本课的创新亮点。
一、 课前,以趣激疑,诱发创新兴趣
有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利用学生的好
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
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巧设悬念,来激起学生创新兴趣。上《两只鸟蛋》这堂教研
课前,我用一个透明的容器将鹌鹑蛋(冒充鸟蛋)装好,放在讲台上,同学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
地问着:
“老师,我可以摸下吗?”
“这是什么蛋?”
“是真的鸟蛋吗?”
“它可以吃吗?你从哪弄来得?”
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耳不暇接”,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学生们的提问。微笑着,离开了教室。偶尔,带
着疑惑,学生学习会更专注的。他们期待在课中能得到答案,于是竖起小耳朵分秒不甘错过,迫切想
揭开谜底。带着这样一群好问的 “小鸟”,我展开了这节教研课。
二、 课中,以情动人,激发创新活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他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幼芽来:儿童边认识 边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情感体
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可见在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中,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情感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学
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刚上课,同学们眼巴巴的望着放在高柜上的“鸟蛋”,一个个跃跃欲试。“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想摸
摸鸟蛋”,“是的”。他们逐一轻抚了鸟蛋后,在底下窃语,“有谁能说说他的感受?”象正中下怀
,同学们一个个把小手扬得高高的,“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滑滑的.....”“你们的形容真棒
!”此刻用一次亲身的体会,一次爱的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创新,他们象群语言大师。
“如果把鸟蛋带回家,被妈妈发现,她会说什么呢?谁来试试?”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第一位同学虽有点胆怯、结巴,但我马上把
话题一转,“我想你的妈妈一定是位温柔的妈妈”。
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听我这么一说,他
的眉头展开了,其他同学毫无顾及模仿自己妈妈说话的语调,我感叹:真象是与妈妈们面对面站到了
课堂上。这一创新的点子,让课堂变得充满了活力。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
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
的发挥。
“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有位同学说“焦虑又很担心”,于是她边说边撮掌,踱来踱去。其
他同学也学样,很快理解这词的意思。在此,情境的优化,可以很好地使书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生
动形象,有效地缩短学生与文字的心理距离,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广泛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听了妈妈的话后,你会怎样做呢?”课堂中我又请个别同学护送鸟蛋回家,通过“连忙”“轻
轻地”表演动作,让学生体会“依依不舍”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
在“情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创新美。
三、 课后,以景联想,延续创新精神
在轻松结束本课后,我布置同学回家根据文章内容画一副画,并在旁边注明画的意图,他们的杰作真
让人意外:有画一个鸟窝,中间孤零零的放着一枚雪白的鸟蛋,旁边写着“我是脆弱的,要保护我呀
!”还有画树林的,鸟儿们在比弄舞姿等。画,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拓宽了学生思维,开阔
了学生视野。在多向思维中,让学生个性充分张扬,使学生与文本、社会、自然、生活进行了灵魂的
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升华,从而延续创新精神。
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
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
才。
,让创新点子在《两只鸟蛋》的教学中闪光
tag: 教学 创新 点子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