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一课思想教育的点和度
银河小学 刘玉如
文章主要内容:春游时玛莎丢失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人物及态度:
维加——问:你怎么不吃啊?
说: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很长时间呢!
安娜——说:你把背包丢在哪了?真粗心!
说:你大概是丢在公共汽车上,忘记拿了。以后可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安东——做:走、掰、放
说:赶快吃吧。
玛莎——说:我把背包丢了,里面装着面包和矿泉水……
小声说:我也不知道。
做:低头。
观点一:安东用实际行动给予了玛莎最需要的午餐,而维加和安娜只停留在口头上,安东得到赞扬,通过比较维加和安娜的做法不能肯定。
维加:奇怪,关心小伙伴,但是只顾自己,没想到应去帮助小伙伴解决困难。
安娜:批评和提醒中表现出关心小伙伴,但没想到玛莎当时的心情,而只顾
责备她,没想到要去帮助她。
玛莎:背包丢了,心里着急,肚子饿了,又被伙伴责备,心里更加难过。
安东:了解玛莎这时的心情,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玛莎,真正帮助小伙伴解决
了难题。
观点二:三个小伙伴虽然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玛莎的关心,都值得肯定,但只有安东的关心是最具体和有效的,他更好。
观点三:三个孩子的做法都值得肯定,他们从不同角度关心了小伙伴。
观点四:思想教育的点不应放在某一个人身上,要关注这个群体,重在关注小伙伴们之间互相的关心与帮助。
《小伙伴》一课思想教育的点和度之我见
亮观点:我同意第四个观点。思想教育的点不应放在某一个人身上,要关注这个群体,重在关注小伙伴们之间互相的关心与帮助。
知作者:本文作者 瓦?奥谢叶娃(前苏联)他写过《蓝色的树叶》 (选自《幼儿文学报》第2期 1983年5月)
注:本文出处暂时没有搜集到。
解题目:伙伴——古代兵制史人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称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写作伙伴。
读教材:本文共八个自然段。文章重在叙述的是这个事情的过程,重点刻画的是小伙伴这个群体形象。
理由一:安东没有浓墨重彩。如果重点刻画安东这个形象,那么重点应在这个人物的刻画上,而文章中只有第八自然段写了安东。
理由二:题目是《小伙伴》,而不是某一个人。
理由三:文章的情境是“春游那天”,是他们共同参加的活动,体现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的关心和爱护。
理情线:
情线一:玛莎(丢——小声说——低头——?)
情线二:小伙伴
维加:(看)——问——说
安娜:(看)——(听)——说——说
安东:(看)——(听)——(想)—— 做——说
分析:我们从以上分析看出,安东是在听了小伙伴说的话之后,才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大半给玛莎吃。文章并没有写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也没有写这之后的事情,玛莎想了什么?(比如我要是吃了安东的面包,安东会不会不够吃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维加与安娜看到此情此景会想什么?做什么?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我想这正是引学生思考的点。也正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点,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实际行动给予小伙伴最需要的帮助。
这件事情同时对四个小伙伴都有教育意义。你影响我,我影响你。
,《小伙伴》一课思想教育的点和度
tag: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