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三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三

11-07 15:34:49   浏览次数:768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三,

 课堂实录:

       师:孩子们,读了槐乡的孩子一文后,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

生:可爱。

师:你从课文中那些地方的描写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呢?请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并用线把它们画出来------

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师:好了,咱们大家在一起交流吧!

生:槐乡的孩子------头上的两只蝴蝶上下摆动------?

          接下来这个时间很长------

      俨然一个可爱给孩子吓住了,到底什么是可爱? 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外表外在的表现上,好多同学都是话画的这几句话。

生:槐乡的孩子还不等云雀叫醒黎明,就去山上采摘槐米了,他们走的很早,他们很勤劳,这点我觉得很可爱。

生:槐乡的孩子不向父母伸手要钱---------

 

教学情境二

问题改为:孩子们读了课文《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学生思考后就开始说

槐乡 的孩子很勤劳,书中这样写到

 

槐乡的孩子,不问自己的父母要钱,会自立

槐乡的孩子很勇敢,你看男孩敢爬那么高的树

槐乡的孩子不怕热,起得早-------

咱们同学说了这么多这么好,槐乡的孩子多可爱呀!

这是孩子们通过读课 文,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个问题的设计,很容易使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前者为什么出现困难,就是因为老师的一个可爱给同学们的思维限制住了,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可爱究竟可以怎么理解呢? 这个词语在稍大的孩子的理解可能会更宽泛一些,显然课堂上一个关键的提问是整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而前者把一个感受强加给孩子们,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因而课堂上出现学生卡壳现象,交流不积极.不知如何说,,而后者则是没有框架无拘无束畅谈,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实在我们上课之前作了研究,在商讨这个可爱究竟可用不可用,我们有两种意见.事实证明一个问题的两个问法导致不同的课堂情景.和教学效果.这就告诉我们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师要提高各种各样的技能.要和学生很好的互动和沟通,就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搞好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出发.那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变成精彩的课堂,自主,平等的课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认真,细致的去寻找那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http://blog.zzedu.net.cn/user1/zhxxlj/archives/2006/11916.html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三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