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七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此文转载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本课是学生进入三年级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从方法上说,老师要放手,主要靠学生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的基本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此处可以运用已经掌握了的识字方法认识理解生字词.
二,参照连接语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小组内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的事.
三,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槐乡的孩子可爱吗 从课文中哪些描写可以体会出来
1, 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再读出来.
3.全班交流,老师及时总结.
(1)勤劳懂事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2)吃苦耐劳
八月,天多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此处有一句描写天热的句子,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出自己的感觉.
(3)以苦为乐
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此处写孩子们劳动的场面,写得轻松,欢快,活泼,一点儿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读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这一点.
四, 拓展延伸
1.摘抄描写天气热的句子.
2.说一说自己在课余时所从事过的劳动以及收获.
汇报与展示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日积月累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背诵古诗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的活动要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七
tag: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