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声“对不起”》教案二
作者:青岛市实验小学 孟蕾
一、教材分析
《说声“对不起”》是北师大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和我”中编排
的第三篇主体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
己的成长,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心他
人,克服缺点,不断进步。教材选取了《说声“对不起”》
这篇课文,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件平凡的小事。“
我”不小心,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
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
,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这个
故事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从课文中,咱们不难看出小作者是一个自尊心很强,比较
内向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给他一些鼓励,尽力给他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来认识自
己的错误;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别人,给别人改过的
机会。
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自己的一个特点:向
别人承认错误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为下文的神态和心理活
动描写埋下伏笔。“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这一句承上
启下,引出了下面的故事。第2-8自然段是文章的主干部分
,我不小心划破陆叶的下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
终于超越了自己勇敢的向陆叶说了对不起。课文重点抓住了
小作者在整个事件中的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作者的内心世
界。事情刚一发生,小作者的神态是:“我一时不知所措,
窘得满脸通红。”“我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个字,泪水在眼眶
里直打转。”
可见小作者不小心做错了事情,心里非常紧张、害怕;
老师没有批评我,只让我向同伴道个歉,这时,课文抓住了
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第4自然段),“教室里静得出奇,
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
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
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期待的看着我
。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
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这段心理描写,
写出了当时小作者的感受和矛盾心情,很符合人物的心理,
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
好素材。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
鼓起勇气、超越自我,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第7自然段
涉及到“语文天地”中一个比较句子的联系。第9自然段没
有过多的渲染,很平淡自然的收尾,更加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事,语言朴实、直白,贴近学生的生
活实际,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心比心,理解小
作者当时的心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
在识字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
,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正确运用音序和部首等查
字法,查字典认字。
能根据汉字的特点集中成批地识字,已经具有独立识字
的能力。并且三年级的学生有笔画笔顺等方面的基础、间架
结构的意识、初步能自己去探究,体会、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本课生字较多,预习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来读准
字音,识字教学可以分类进行教学。如:
陆陈眶秒——可联系实际理解字义;
挨超窘措谅犹豫——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
义
在阅读方面,基本能做到独立阅读,初步形成较好的阅
读习惯。知道朗读时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能做到默
读时不出声不指读。听话说话时能努力做到耐心倾听,听懂
别人的讲话内容;说话时态度比较大方,能用普通话表述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这一阅读基础,分析课文时可以引导
学生抓住小作者的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
从语言到情感,体会人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并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基础,故事内容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感知。在
二年级下册学生学过《讲信用》单元,通过两篇主体课文的
学习,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并能落实到实际行动
中,教育学生对别人负责,学会与人相处。本单元第二篇主
体课文《画里少了什么》学生明确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分
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好事情。
三、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认识15个生字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2个生字
。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找出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体会“我”紧张、害怕、矛盾的心情。
3、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
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感情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
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
道歉,承认错误,并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四、教学设计:
教学本课,可以分几个版块。
第一版块:生活入手加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文明用语,并说说这些文明语言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也可以播放有关文明礼貌方面的录
像,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课文
时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好铺垫。
第二版块: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课件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
:课文讲述了“我”不小心,—————
—,老师让我——————,可我————,最后————
。通过这样一个主要内容的提示,来帮助学生来了解课文,
抓住文章的主干;同时也逐步渗透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第三版块:激发讨论,体现个性理解。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在深入引导学生理
解课文时,让学生抓住小作者的神态及心理活动,体会作者
的心情。也可以抓住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
怎样?组织讨论: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我大声说
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通过讨论,让学生展示自
己个性化的理解。
第四版块:自由选择片断朗读,进一步体会和感受人物
tag: , 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