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你从中感受到大禹是个——的人。
生1:大禹是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
生2:大禹是个伟大英雄。
生3:大禹是个聪明的人。
生4:大禹是个勇敢的人。
生5大禹是个坚强的人。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能把刚才小朋友的观点集中在一起吗?
生1:大禹是个不怕苦不怕泪,勇敢的人。
生2:大禹是个勇敢的坚强的英雄。
师:那请你带着这种敬佩之情,赞美之情,朗读这一节。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从学生的朗读中听出了赞美之情,敬佩之意和仰慕之情。)
三、积极探究,深入情境。
师: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自己读读
故事,读后有什么想法,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1问: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不知道为什么呢?
一生回答:他心理想的是老百姓,他为了老百姓有个好日子。
生2问:那他的孩子为什么不去找他的父亲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大禹四海为家,他的儿子到哪里去找他呢?再说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怎么去找
?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看这个“看一看”,小朋友看一看会耽搁很长的时
间吗?既然时间不长,也耽搁不了时间,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而妻子呢?
生:大禹给自己下的决心,不治理好洪水就不回家。
师:他一心要治理洪水,心理想的是老百姓,让老百姓能重返自己的家园。所以他决心不治理好洪
水,决不回家。
师深情的说:漫长的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大禹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看得出他治理
洪水的决心有多大?(集体朗读体会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忘记了自己的家,心理牵挂的是老百姓。)
[评析]:
该教学片段完全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从孩子的认识去处理问题。在教学上,没有面面俱到
的牵引,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情感也有了梯度地发展。真正
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
1. 朗读从“浮光掠影”到“读出个性”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低年级的阅读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但不是全盘地操纵。在这个片段里,
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理解性地阅读,引入情境;想象性阅读,境中悟情;探究式阅读,深入情境。
通过这三步曲,相信孩子们在阅读语言,感悟语言,情与情互相交融。在这三个情感梯度里,孩子
的个性被充分的展示。语文阅读就是要展示孩子的个性。
2. 朗读从“蜻蜓点水”到“深入探究”
有位专家这样讲到:思维量一定程度上就是学习效率。我判断教师上课的标准就看课堂撒谎功能学
生思维量的多寡。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书读百遍,其义字见”、“不动笔墨,不读
书”这些读书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思考习惯。如帮助孩子探究式地认识大禹
这个人,通过朗读文本,想象文本隐藏的内涵,去感受大禹这个伟大英雄。再如在深化对大禹的认
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交流,让大禹的形象深深
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
3. 在想象中体验,让孩子自由驰骋
语文课标重视体验。让孩子体验语文文本的时候,体验生活。文中第二段抓住关键词“千辛万苦”
让孩子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有的说,大禹满头是
汗,也顾不得擦。有的说大禹遇到猛兽还要和猛兽作斗争。这时老师也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假如大
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怎么办?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
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大禹治水》教学实录反思
tag: 教学 ,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