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729  栏目: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
标签: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

求名利,为人类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

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

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

辛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背诵导入,理解课题
  1、从前面我和同学们的简短交流中,我捕捉了一条有价信息,那就是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

。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谁能背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
  2、有会背李白的吗?学生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知道这首诗的文眼是哪个字?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愁呢?(安史之乱、社会衰败,受小人陷害,

怀才不遇……)
  3、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李白在秋浦时,感觉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山穷水尽,看不到出路与光明,但是一副感

人至深的劳作场面,让他震撼。他从此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他的灵魂得到新生。

于是,他忘却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他笔下的冶炼

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

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寓于此,写下了秋浦歌共17首。
  (二)、独立思考,初步感知
  1、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要求把诗句读通读顺。
  2、检查反馈: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3、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做些什么?(弄明白诗意)
  4、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古诗,自己思考古诗的意思。要求先不着急,自己静静地读,静静地思考


  5、课件出示“赧郎”的注释,让学生再次独立思考古诗的意思。
  6、请同学逐行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补充。再连起来完整地理解诗的大

意。
  (三)、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读一、二行,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学生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

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学生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字眼袅袅。如流

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欢快。
  ……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学生1: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学生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学生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

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

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学生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学生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学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学生4: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学生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

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学生2: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

,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诗中“动”你认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的劳动号子应该是怎样的调子,该怎么读三

四行诗。
  学生1: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诗中说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

劳作惊动了寂静的夜。我认为他们劳动号子是响亮的。(读)
  学生2: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动”,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

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号子是激昂铿锵的(读)
  学生3: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感动”,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的

心,使他为之一振。号子是雄浑有力的。
  学生4: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白

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号子是振聋发聩的。
  ……
  (5)还有什么震撼着此时的李白?“寒川”难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吗?
  学生: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无比艰辛;积极奉献……
  学生:“寒川”是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

的话,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他在这一瞬间,已经

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

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试背。)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9)听《秋浦歌》歌曲,练唱,注意诗句中每个字的写法。
  (10)默写古诗,同坐互批。
  (四)回顾学习经过,总结提炼学习古诗方法步骤。(课件出示)
  (1)读通古诗
  (2)理解诗意
  (3)体会诗的情境和思想感情
  (4)诵读古诗
  (五)根据方法,自学古诗《蜂》诗
  (六)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秋

浦歌》品颂会。
  专家意见:
  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和杨新富校长的热心指导,他们在仔细听完之后,给出了非常

中肯的改进意见。这是我本次上课的一大收获。
  其一,他们指出,像这类同为劳动体裁的古诗两首的教学,要对这两首诗做一个整体的认读感

知。因为从编者的角度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从纷繁复杂的古诗将他们选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

一个共同中心主题,那就是赞美劳动的。所以我们在授课中不能机械地一课时学习一首古诗,人为

地将古诗内在的联系割裂开。
  其二、这首写于唐天宝年间(公元954)的秋浦歌系列古诗,它主要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唐王

[1] [2]  下一页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和点评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