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观后有感
台东六路小学 刘彩霞
今天,观看了这一节课,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和思考。记得有人这样说:“给学生一个舞台,就能
跳出优美的舞蹈;给学生一张画纸,就能描绘亮丽的风景……”
而我想说:“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打开一扇门户,也能创造出一片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和阅
读晴空。”
怎样才能立足文本,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怎样才能让英雄的形象深植在学生的
情感世界里?怎样才能让“希腊神话”鲜活地走进学生的阅读视野里呢?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的人
文性和工具性实现完美的结合呢?有思考就有了这节课的亮点:
一、回归语文教学务本、求实的本真色彩。
教学中,老师巧妙地将普罗米修斯说过的一句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
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单独从课文中提取出来,穿插到对英雄行为品读的前
前后后。比如:“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不仅这样说,他还这样做……尽管遭受着苦难,他还
是这样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这样告诉自己……”这种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将英雄的
言行巧妙融合,引导着学生层层深入朗读英雄的话语,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将英雄的形象烘托得
愈加地丰满完美,更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
二、“读—悟—想象交融”,逐层深入地了解英雄形象。
当前的阅读教学,首要关键词抓“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习得法,激活思。书声琅琅,情谊浓浓,各抒己见,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畅谈阅读的初步感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读出他遭受的痛苦—大胆想象普罗米修斯还可能遭
受哪些难以忍受的痛苦—读出他面对苦难无惧无悔的坚定。于是学生知道了:任凭电闪雷鸣,任凭
风吹雨打,任凭千难万险,决不改变初衷!!英雄“苦难——坚定”像两锤重击,在学生心中萌发
出强烈的情感对比,切身感受到了英雄为人类谋造福的牺牲精神。
文章正是透过“品读—感悟—想象”三个环节的交融,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普
罗米修斯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神了,而是一位有着崇高精神的英雄,更是人类光明、理想和希望的
象征。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
生命的涌动。”
有人说:“激情,是语文课堂,更是语文教师的生命。我在教学课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这篇课
文时。在学习重点段,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学生的回答只限于课本中的答案,比较肤浅,这样我觉得不足以体会到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的坚强
、勇敢的人物品格,我因势质疑:“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想象一下,普罗米修斯受到非人的折
磨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学生说:“当
普罗米修斯感到疼痛无比时,他想为了人类能得到火种,过上幸福的生活,牺牲我一个这样做是值
得的。”还有的学生说:“宙斯给了普罗米修斯这样严厉的惩罚,可普罗米修斯并不在乎,因为他
想我为人类谋取幸福并没有错,为什么要惩罚我?我会和宙斯抗争到底,无论受到怎样的折磨,我
都不会屈服。”这样通过学生的想象,在学生交流中,他们逐步地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
幸福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反思了自已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从而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怎么样通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情感,感染学生,使教者、
学生、作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合谐统一,将是我下一步要
探讨的问题。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观后有感
tag: 故事 普罗米修斯 , 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十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