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富含感情地读。)
在初步感悟语言,体味情感的基础上,对重点句子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赏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以读悟情、以读体意,这是教者灵活处理教材,娴熟地驾驭课堂的一大特色。朗读不但要有时间保证,更要有明确的要求与指导。不论提出何种要求,采用何种指导方法,有一点总是应该强调的,那就是要让学生读得投入,读出味道。陈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无疑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师:确实如此,老教授那诗一般的语言,这唯一的听众在小伙子的音乐的成长道路上起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回顾作者整个心路历程,你还会有更多的体会与发现。
(学生静思默想。)
生:请同学们跟我看到第二段,“虽然这里没有父亲与妹妹的评论,但是我……”我发现作者在遇到老教授之前是那样的懊恼。
生:我想补充刚才那个同学的发言,我从刚才那个句子里发现小伙子把自己拉的琴声称为锯桌腿,这说明他也同意了父亲和妹妹的评论,他对自己感到沮丧、灰心。
师:你真会读书,来,到黑板上把“懊恼、沮丧、灰心”写出来。
生:请同学们看到第二段倒数第二句“如果她的耳朵不聋,一定早就捂着耳朵逃掉了。”我发现小伙子对自己非常失望,对自己评价很低。
生:我从“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知道作者不想别人知道自己去拉琴,他很自卑。
师:是啊,曾经这位小伙子对自己是那样的灰心,可是在老教授的鼓励、欣赏、帮助下,他又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我从“我暗暗有几分兴奋”知道老教授的鼓励很有作用,作者鼓起了勇气。
生:“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我发现作者很高兴,因为第一次有人赞赏他。
生:“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我感受到小伙子开始有了自信,因为老教授不但表扬了他,还愿意做他的听众。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瞧,这是描写作者心路历程中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句子,来,将你们刚才所有的感悟都融入读中来吧。──出示媒体(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突破重点后,老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来学习文本,揣摩情理;抓住反映“我”心路历程的两个句子研读,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准确性与深刻性。
男生:读了后我发现作者用两个“一定”强调了“我”内心的沮丧、灰心,写得很生动。
女生:我知道“我”在老教授的鼓励、欣赏下奏出了“真正”、“美妙”的音乐,两个“充满”,写了作者的自信与快乐。
生:我还联系到文章第四段的一句话知道作者成功了,“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生:我也想说这一点,你想啊,妹妹是专修音乐的,她也“大吃一惊”,说明小伙子的进步真的很大,可以说是成功了。
师:对,这就是(指板书)──
生(大声说):自信的力量、鼓励的力量。
生:我还想说──
师(笑):想说就说个够吧!
生:我从家人听了“我”拉琴后“难以置信”这个词知道我的进步很大,说明老教授的帮助真的非常重要,而且我在鼓励下鼓足了劲头,发奋练琴。
师:对,有了鼓励、自信还不行,还要付诸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生:我从“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知道作者当时肯定被震撼了,他可能在想……老教授真……(沉吟,不知用什么词。)
生:我来说,老教授为了帮助小伙子真是“用心良苦”啊!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tag: 教学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