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评点《赶海》一课,
三、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孩子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事实上,只要是人,都希望时时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拥有自由,感觉平等、尊重,学生就更需要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还他们活泼、纯洁、可爱的真面目。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应像一个调色师,用真挚的心灵,宽阔的胸襟,信任的目光,赏识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暖色调。学生自然就消除了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
当学生读到“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这句话时,周老师说:“读到这个闹字时,你想到了什么?有没有浮现出小孩闹大人的情景?我们不妨来演一演“我”是怎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老师来演舅舅,谁来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谁闹得最厉害,我就带谁去赶海。”面对第一个上来的小女孩,周老师要她先喊声舅舅,而且要喊得好听,几遍下来,小女孩渐渐进入了情境,但表演“闹”得还不够,周老师又问:“谁能闹得更厉害些?”这时上来的小男孩连说带拉,嘴里不住地嘟囔着,一个劲地耍赖,充分地理解了这个“闹”字。
新课程下的课堂十分重视生命的体验,没有生命体验就不是成功的教学。体验有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学必须符合这种体验,符合新时代、新生代的要求。在读到“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时,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我”是怎样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样一“闹”,不光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而且学生对整堂课都会终生难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但是,作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接下来,我谈一点关于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让学生欣赏完歌曲之后,让学生交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是我,我会如此设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享受了赶海的乐趣。老师相信大家肯定也会有各自说不完的开心事。下面,谁愿意把你的开心事与大家分享?下课以后,大家模仿《赶海》这篇课文,把你的趣事写下来,它一定会成为你珍贵的一份收藏。”
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结束之余,仍不忘把自主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的交流延续下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上一页 [1] [2]
,评点《赶海》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