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苹の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语文课堂盛行起一股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之风。收效固然显著,但因为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实效。我在教学人教社第九册教材中的12课《草原》时,就给了我新的启示。
〈〈草原〉〉是老舍先生笔下一篇优美的写景佳作,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自然美和人情美,草原不光是奇丽的自然风光,更是蒙汉两族人民团结、情深的象征。所以草原的美及其深刻含义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我便在“草原”上作了些文章:
我板书课题后,不经意的问了一句:“草原是什么?”学生们咋一听觉得很容易,纷纷举手回答:“很大的草地”,“一望无际的草坪”………
我先不做评判,问:“你们发现刚才发言的同学说的话中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学生们立即反应到:“他们都说了草原很大,是一望无际的。”
我笑着点点头:“不错,这是你们找到的草原的第一个特点,你们再看看图,找出其它的特点来!”学生们得到了肯定,学习热情高涨,很快就找到了:“老师,我找到了!草原不但很大,而且有许多小山丘,不全是平地!”“那刚才有同学说草原是草坪,对吗?”我问。“不对!”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草原也不是平坦的草地,它是既有平地又有小山丘的大平原。”
“说的真好”我称赞道。
“老师,我还发现草原上有河!这也说明它实在是太大了,一般的草地再大也不可能有河流的!”“你的观察力真强,还能做出对比,不错!”我高兴的说。
“我也找到了,草原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牛、马、羊呢!”马上有学生补充道:“那是在放牧!”我解释:“放牧就是在水草肥美的地方放养牛、马、羊。这样说来草原就是这些动物的——”学生齐答:“天然牧场!”
“你们还找到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我还找到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我知道!他们都是蒙古自治区的人,他们是……”这个同学想了又想,其他同学则纷纷议论:“是蒙古人。”“是哈萨克人”“是……”我提醒道:“看看课文里说的是什么人。”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鄂温克族人!”“对”我补充道:“鄂温克族也是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和同学们知道的哈萨克族一样都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以放牧为生,所以我们又称他们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草原了吗?”我问。学生们总结前面的回答得出了草原的真正含义。从而对草原有了整体的概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段教学中,虽然我只讲一个词“草原”,而且没有图片或多媒体的演示,但学生们既对草原有了全面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又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能运用课外知识,无形中将课堂内外连为一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们为自己的发现与流利的回答高兴,我更为他们能主动学习并成效显著而欣慰。
如果我出示了草原的图片或录像,让学生们欣赏,当然他们也会知道草原是怎样的,但学生就失去了一个自主发现、自由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而草原的真正内涵他们也难以得其全部。近来的研究也表明太多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正逐渐使我们的学生们丧失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就说过:“儿童对自己发现的东西往往比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也倍加珍惜。”可见,教师立足于课本,抓住其切入点,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创新思维,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返璞归真,一切以课本为基础,实际需要为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变换教学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课文《草原》教学体会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