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精彩教案与思路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精彩教案与思路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563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精彩教案与思路,

 
 
第一课时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切入口就在爱国。所以今天教学时,我在让学生用一句话评价肖邦之后,紧扣“爱国”不放,让他们找出课文中能证明肖邦爱国的表现来。学生自由读,深入课文寻找每一个细节,最后得出这些地方表现出肖邦是爱国的:

 

1、悲愤  在亡国这后“满怀悲愤”;在得知华沙起义失败后“悲愤欲绝”。

 

2、留恋  在“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时,接过老师的特殊礼物之后“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所表现出来的缠绵。

 

3、思念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

 

4、四处奔波   “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

 

5、至死不忘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整个一节课就在这样的读中寻,寻中思的过程中度过。有了今天的基调,我们明天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来说,肖邦如何“爱国”。再通过读来品味他的具体行为与思想。

 

第二课时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重点段,第二自然段的阅读是对学生情感体验、文本感悟诸多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的问题的一次集中性的对话。所以我在学生理清了本段的基本脉络后,重点放在阅读、体验、对话这样的三步骤训练上。

 

阅读,读出肖邦对祖国的爱,读出对沙皇的恨,读出与亲人的难舍,读出肖邦临行前对波兰的留恋。(找出语言、动作、情感的描述)

 

体验,你觉得在这一段中那些环节最感人?

 

   1、“他们(同学和老师)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2、“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着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了马车,疾驰而去。”

 

   完成小训练: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语言

 

针对第一个环节设计:同学说:“即使你远在他乡,          ”

 

学生的答案有:“即使你远在他乡,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永远会心心相印,我们‘天涯若比邻’”(我插话:“这位同学还是个中国通。”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能把我们忘记。”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也会日日夜夜地想念你的。”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永远记住这一刻。”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母亲。”

 

……   ……   ……

 

第二个环节设计: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说:“              ”然后登上了马车,疾驰而去。

 

答案有:祖国,我会回来的!

 

    我带着悲愤而去,我会带着骄傲而归的。

 

    祖国再见了!亲人再见了!老师再见了!同学们,朋友们再见了!

 

    沙皇,这里不会永远属于你!  

 

    祖国,我会为你而奋斗的!

 

    祖国,我会用我的方式来爱你的!(当时在此又引开了一个话题:肖邦以什么方式来爱国?简单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了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自己祖国的爱,如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战士的浴血奋战,工人农民的辛勤劳作,教师为祖国培育人才等等。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原因。)

 

……  ……

 

对话  在充分体验了当时的情与境之后,我让学生就“特殊礼物”所含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讨论,同样答案也是多重的,(这是祖国、这是你的根、这是生你养你的土地、这是波兰人民、这是你情感的源泉[受《长江之歌》的影响]、这是你艺术创作的动力……

 

通过这样几个环节,学生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

 

这次教学也有遗憾,如果有《即使你远在他乡》的音乐,我想效果会更好!

 

第三课时

 


今天的教学中觉得有两处引得较好:

 

作为爱国的音乐家的肖邦,他对祖国的任何情感都是通过音乐来抒发的,起义华沙失败了,他创作了《革命进行曲》,试想如果起义成功了,他会如何创作?(有学生说:《革命胜利曲》《革命狂想曲》《革命颂歌》、)就在他们渐渐兴奋的时候,我语调沉了下来:“然而,真正的结果是起义失败了。”让他们感受了一种情绪的起落。不但没有冲淡主题,反而使主题的效果更强烈了。进一步再引:“我们中国有这样的音乐家吗?”(有:聂耳、冼星海、刘天华、乔羽……)

 

另我将甜版的“冰山原理”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

 

我抓住了“奔波”这个海面上的“一角”:“为了生计,可能怎么奔波?”(找一份工作、争取一些演出的机会、甚至可能在街头演奏、做别人家的家庭音乐老师等等)“那么,肖邦又在为祖国奔波什么呢?”(学生真的探寻到了海下的冰山:他寻找在巴黎的波兰人;他可能和那些支持他的艺术家们一起交往;他利用演出进行演讲;他把演奏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波兰人的智慧;他向世界揭露沙皇的罪恶;他义演来表示对自己祖国的爱……)

 

这种“冰山”的追寻使得学生对下文中肖邦对他姐姐说的话理解起来就有了更深的体味。在学生最后的集体诵读中,这份情感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喃喃地”又使语调变得低缓而深情。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活动,使得他们对这原本陌生的主题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来源:凤凰语文)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精彩教案与思路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