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让生命穿行在“麦田”里 《最大的麦穗》

让生命穿行在“麦田”里 《最大的麦穗》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591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让生命穿行在“麦田”里 《最大的麦穗》,

让生命穿行在“麦田”里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当读完课文的时候,你还会觉得麦穗、田地只是普通寻常之物吗?说实在的,反复琢磨课文,我有一种欣喜,一种感动。几千年前哲学家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话,今天读来仍然余音袅袅,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毋庸置疑,哲学家眼中“一块麦地、沉甸甸的麦穗、在麦地里穿行、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等已经成了引导学生悟得真理的教学资源,所有的元素构成了一个很成功的教学场。于是,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懂得人生的道理,认识智慧的哲学家成了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预习检测的时候,我归纳了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最大的麦穗到底指什么?苏格拉底苍老的声音为什么会如同洪钟一般响亮?为什么说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哲学家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学程导航,以学定教”,我们的课就是围绕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问题的关节点在于“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读到这句时,学生豁然开朗:“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就是抓住眼前的机遇,然后启发:最大的麦穗指什么,突破了这点后,其他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我顺势提问:当苏格拉底和弟子们来到麦地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在揣摩人物内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哲学家的教学智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回过来再读哲学家的话,每一句都是值得玩味,直探生命的堂奥。

    课文学玩了,我们意犹未尽,我又向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现在快乐的课堂教学生活。很多理想没有实现,一方面和客观条件有关,一方面也和机遇有关。我动情地说:“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人可以永恒,没有多少宝贵的时间和机遇可以供你一再的浪费,当你成为片枯叶即将从生命值树上飘落,希望没有太多的悔恨,因为一段旅程是美好的也就心满意足了。”学生们一脸的严肃,双眼放光地盯着我。我趁热打铁,读了《读者》上的一段文字:“每个人都是自然之子,各有个的天赋。我们带着神秘的使命来到人间,但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你要想成功,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所以,项羽习兵,齐白石拿起了画笔,比尔盖兹选择了电脑软件。你听到了吗?属于你的那一个声音。”

    课堂在充满情感的气氛中结束,然而学生内心起的波澜并不会平息,我相信,他们还在回味。
 

《最大的麦穗》教后反思

课文看似简单的故事里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如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找出弟子们用心挑挑拣拣的具体表现,然后角色转换,让学生站在弟子的角度说说为什么自己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再让学生读读苏格拉底的话,想象苏格拉底假如走进麦地会怎样挑选“最大的麦穗”。然后谈谈自己从对比中明白了什么。这时再读最后弟子们悟出的人生哲理就水到渠成了。

我想,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生成,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三段。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搞清楚苏格拉底提出了什么要求,为什么只许进不许退?让学生明白他们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接下去让学生找找摘麦穗的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有关句子,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到了弟子们对于老师交代的任务是非常认真地完成的,但他们在挑麦穗时挑挑拣拣,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总认为后面的机会还很多。这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这时会怎么想?你想对苏格拉底的学生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一点点,为后面理解苏格拉底的话做了铺垫。接下去重点理解苏格拉底的话。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这一段话,理解其中两个“最大的”的意思。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后,后面的体悟就变得简单了。学生都能感悟到要抓住机会,不能错失良机。最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课文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本的写作特点,反复朗读。作者把在麦地中行走比作人生,将摘取最大的麦穗与追求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将眼看满田沉甸甸的麦穗不去“定夺”,或迟疑观望,或随手扔掉已经摘下的麦穗与放弃机遇、错失良机联系起来;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与抓住时机认真去做,切实完成当前任务联系起来。这样看来,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摘麦穗,作者就赋予了它深刻的意义。课文联系十分自然,说理也格外透彻,给学生的教育也是深刻的。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个环节中,学生举的事例很多,也很符合要求。如有的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都想找一个待遇好又轻松的好工作,而对一些普通的工作毫不放在眼里,结果高不成,低不就;有的说某些同学的目标是考上名牌大学,但是现在却不抓住机会认真学习;有的联系课上认真听讲、多举手发言的机会及抓住每项活动尽展自己的才艺等……大家从各个角度联系实际,加深了对句子和课文所讲道理的理解。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同时也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会恰当地运用想象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各项有利因素,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想象,从而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面对面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

    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展开想象。一、让学生想象“黄灿灿的麦田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坠在秆上”的画面,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你会怎么办?学生很快进入情境,领悟到了人物的内心想法。二、在弟子们为错失良机而惋惜的一刻,让其角色转换:如果你是其中一株小麦,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学生站在被错失的“麦穗”的立场,自然而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有学生说:“哎,何必犹豫不决呢!我虽不是最大的,但我是值得拥有的呀!”有的说:“快回来!我就是你要找的呀!”……着急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让生命穿行在“麦田”里 《最大的麦穗》

《让生命穿行在“麦田”里 《最大的麦穗》》相关文章

tag: 最大的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