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评课稿
潘慧莹
我是在课后仔细看了《烟台的海》的教学参考书,我看到包老师还是很好地用了指导书上的教学思路
,即在第二小节写冬天的海的时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读这一小节的文章,找出写景和写人
的部分,然后概括景色的特点,再找写出了这些特点的关键词,通过朗读感悟,最后体会海边人的勤
劳和勇敢。
不过,说实话,这样仅仅是貌似理解了教学参考书,真正的教材,还是需要我们自己静下心来阅读和
体悟。
一个是,这些景仅仅是泛泛而写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是,这些人仅仅是点到为止吗?他们又有什么
作用?
课文后边有一个问题: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你是
怎样理解的?
如果说,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就是人为主,景为辅,就很好理解了。正是因为烟台海的壮观、轻盈、
浪漫,正是因为烟台海“背景”和“舞台”的作用,所以我们这篇文章才能写出人海相依、相辅相成
。
看来,上课模模糊糊地看教学参考书并不恰当,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才是主要的。
,《烟台的海》评课稿
tag: 烟台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