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老师《理想的风筝》点滴感悟
三年级备课组 徐海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
源,虽幽必显。”透过语言文字,品味文字蕴涵的情意,是语文教学的真意。周老师的这堂课在这方
面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
《理想的风筝》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刻画了
他乐观助人、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体会老师的形象,无疑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周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一重点,抓住描写
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以及作者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丰富的情感。
周老师的课,一贯以板块清晰,层次分明而见长。今天的课也是如此:教者以刘老师的外貌描写导
入,尔后自然而然地质疑:为什么刘老师的学生在三十年之后依然清晰地记得老师的样子?接着引导
学生深入文本,听其言、观其行,在文中找出描写刘老师言行的句子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再要求
学生批文入情,感受刘老师言行举止之间的人格魅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所谓简简单
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
本节课还有许多亮点,如对“转”字读音的推敲可谓匠心独运,仅仅一个“转”的动作,便将刘老
师的风采诠释得淋漓尽致。周老师斟词酌句的功夫由此可见一斑,我想这也是他深入钻研教材之后的
独特体悟。又如整堂课以一个填空收场:刘老师,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思念您!思念您 ;
思念您 ;思念您 ;思念您 。此环节以一个填空巧妙地回归整体,
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郭春华
,听周老师《理想的风筝》点滴感悟
tag: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