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实录片段和教学后的反思
今天我教了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在寒冷的冬
夜读书,大概读有所感,就将其感受写成这首七言绝句。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工夫”写成“功夫”。怎样使学生少出类
似的错误呢?在教学时我采取了以错纠错的方式,在把古诗抄写到黑板上
去时我故意把“工夫”写成“功夫”,接着叫学生预习,然后请学生看者
黑板读古诗,学生立刻发现了错误并指出了错误:“功”写错了应写成“
工”,我顺势接受了错误并引导学生辨析“工夫”和“功夫”的区别,使
他们明白了“功夫”一般指本领、本事,而“工夫”一般指花的心血和时
间等,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古诗里用工夫指古人在做学问时花的心
血和时间多。我想经过一番“以错纠错”,学生肯定不会再把“工夫”写
成“功夫”了。
可是,陆游为什么突然教育儿子如何读书学习呢?以下是摘取一些学生的
见解:
1、陆游想到自己就是这样从小饱读诗书,现在才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
问的人,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人,成为栋
梁之才。
2、也许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认真地研究书本知识,他怕他成为纸上谈
兵的赵括,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
透彻地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时间结合起来。
3、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
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
书,长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也许那个冬夜里陆游在读书时突然碰到一个困惑,他想马上去调查和
实践,可是一时没有这个条件,他很难受,于是想到“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个读书的好方法。
本诗可以说是可称之为说理诗,文字意思浅显,但蕴涵如何读书、做学问
的深刻道理,真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本课教学难点应是引导学生体
会诗中则“少”“老”对比、“知”“行”对比所阐发的道理。
教学中,以关键词句为生发点,激活孩子已有的大量能够佐证这一哲思的
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和体验。
一、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师:有同学不理解什么叫“无遗力”?谁能说说。
生:把所有精力和心思都用上。
生:不留一点气力,全力以赴。
师: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
生:学习做到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生:非常努力的通宵达旦的去学习。
师: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学习或作学问是无遗力的?
生:悬梁刺股。
师:“悬梁刺股”描绘了一幅怎样“无遗力”学习的画面?
生:把头发系在梁头上,困了用针扎自己的大腿。
师:这样的学习真是——
(生齐读:无遗力。)
生:匡衡的凿壁借光。
师:匡衡是怎样“无遗力”学习的?
生:没有灯光,在墙壁上凿一个洞,利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师:这种读书精神叫——
(生齐读:无遗力)
本环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
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
,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故事引入,联系生活实际,自悟“知”“行”所阐发的哲理。
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听
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
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
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
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引
导学生用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实录片段和教学后的反思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