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自然之道》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深入学习海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就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脑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问“道”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几名同伴在观察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时,出于善意,救下了龟群的“侦察兵”却最终导致龟群惨遭肉食鸟捕食的悲剧的一事,告诉我们要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
(文中的“道”是事物的规律之意,具体指太平洋小绿龟离巢入海时,为了龟群的安全,总是先由一两只幼龟冒着被肉食鸟啄食的危险,充当“侦察兵”,以确保龟群安全入海。)
2.创设情境:
正是靠着这种自然之道,太平洋绿龟的种群得以世代繁衍。然而由于人类的无知,致使成百上千的幼龟成了肉食鸟的腹中美食;惨剧发生后,太平洋绿龟家族向国际动物保护法庭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对旅行团的全体成员追究法律责任。人类应该对此事负责吗?如何看待人类在这件事情中的所作所为?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自然之道》这篇课文。
二、品读段落,论“道”
1、师引导生品读段落,明确以下问题:
(1)请你以原告太平洋绿龟家族成员代表的身份陈述惨剧发生的经过。
(2)请你以被告旅行团成员代表的身份陈述自己的前后行为表现。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和体悟选择一方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作为申辩的证词,画好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下你的看法。
2、生借助提示重点学习课文相关段落。
3、师引导生展开讨论:
(1)复述事情的经过。
① 事发当日,太平洋家族你们能派一个代表说一说当日所发生的事情吗?(注意交代清楚事件的各要素)例如:
在案发当日的黄昏,我们太平洋绿龟家族千余只幼龟正潜伏在巢内,为了避免龟群受到肉食鸟的攻击,我们照例派出了小侦察兵……正是由于人类的无知,使得我们太平洋绿龟家族遭受到了巨大的不幸,我们强烈要求法庭主持公道……
②引导生在复述和评议中体会“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等关键词语的含义,想象:假如你就是这只被人类就下,却没有圆满完成任务的“侦察兵”,说一说当时和现在的感受。
(2)复述和朗读中体会旅行团成员的心理感受变化。
①抓住体现旅行团成员的心理感受变化的赶件词语:
“紧张”、“焦急”、“抗议”、“震惊”、“低着头”。
我们很快的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②重新认识向导的言行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通过理解体会“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评价向导。
你会怎样读向导的这两句话?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假如向导来到法庭上,他会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升华,悟“道”
1、通过以上的陈述,作为法官的你会怎样的看待人类的行为?你会做出怎样的判决?
2、作为审理此案的法官,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你会对人类有些什么样的劝告呢?
四、课外延伸,行“道”
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板书设计
tag: , 综合教案资料,综合教案大全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